這種人口失蹤案,短時間內不可能有眉目。
王安還是打算專注於眼前。
這事他已經想好,叫來老典史,讓他帶上幾名衙役,再請一些會記賬的先生,親自出城一趟。
將永寧縣所有的戶籍人口,在耕的農田,結合往年的資料,重新統籌一遍。
時間只給了三天。
老典史一看時間緊迫,領了命令,就匆匆離去。
沒錯,此舉就是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蝗災!
炎帝也好,賈希言也好,還是恵王也好,非要拼著大減產,也要提前收割不成熟的小麥。
王安偏不這麼幹,至少,他要保住永寧縣這一畝三分地。
不然,蝗災之後,京城百姓都不夠吃,他手底下的兩萬流民豈不是隻能喝西北風?
只要能把糧食產量保住一半,就算勝利。
具體操作,還要找永寧縣那群商賈幫忙。
萬幸的是,經過這次百花會,王安已經和他們建立了信任的橋樑。
當務之急,就是去見一見這些人。
正好蘇家今天染坊開業,為表慶賀,這些人應該也會到場,倒是省得王安再另外召集。
看了眼天色,差不多快到中午。
王安喝了口茶,起身伸了下懶腰,叫上凌墨雲等人,直奔蘇家染坊而去。
蘇家的染坊並不在蘇府附近,而是城南的平民區。
白河正好從這裡穿城而過,河上有漕運碼頭,又靠近水關,方便進出貨物。
今天的蘇家染坊,客似雲來。
有蘇家的親朋好友,有永寧縣的商賈,更有慕名而來,藉著慶賀機會,想要提前下單的各路貨商……
加上流民營來的第一批工人,密密麻麻,兩三千人,佔滿了染坊前的一小片廣場。
為了應付這種局面,蘇家提前在廣場兩邊佈置了不少遮陽的茶棚。
可還是不夠。
哪怕有不少夥計幫忙接待,作為家主的蘇幕遮,依舊忙得腳不沾地。
直到有人高喧:“太子殿下駕到!”
“太好了,姐姐,姐夫來了,我們總算可以喘口氣了。”
今天這種場面,連向來不參與家族事物的蘇允文也被硬拽來招呼客人。
半天忙下來,累得直吐舌頭,卻依舊沒有破壞他靈秀的美貌。
人群中,一直有不少少女偷偷打量著他,一旦目光交錯,便羞得撇過臉去。
可惜,蘇允文對此完全無感,又或者,已經熟悉了這種場面。
他現在只有一個想法,停下來,喘口氣,好生歇一歇。
而王安的到來,正好滿足了他的這個願望。
相較於東奔西跑,扮笑臉迎接客人,陪在王安身邊,可要輕鬆多啦。
有了太子這面擋箭牌,即便怠慢了後面的客人,人家也不會說什麼。
難不成那些人還能覺得,自己的身份比太子高貴?
“別胡說!”
蘇幕遮斜了蘇允文一眼,心裡卻鬆了口氣,挺直嬌軀,轉過頭小聲道:“隨我一起迎接太子殿下。”
今天的蘇幕遮為了宣揚自家產品,特地穿了一條亮紫色的束腰襦裙。
絕美的容顏,婀娜的身段,配上這一身華貴典雅的紫色,彷彿一朵遺世獨立的紫色鳶尾,吸引著四面八方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