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位老婦人,七個兒子,盡皆戰死邊疆,在場觀眾無不動容。
這是滿門忠烈啊!
有幾個當孃的,捨得讓兒子一個個去戰場送死?
可李寡婦傷感的同時,卻十分驕傲。
說這是亡夫的遺志,後世子孫,當精忠報國,至死方休。
因為,她的亡夫生前深受國恩,曾出任軍中馬軍都尉之職,一心思報國。
最後,在與西梁的交鋒中,為國捐軀,以死明志。
但,這些事,李寡婦從來未曾對外說過。
若不是今天這件事,讓她一時傷懷,激動之下,想為丈夫兒子正名。
此事,恐怕會隨著一位獨居老婦的逝去,永遠塵封……
之後,王安又陸陸續續地介紹了一些人。
有英雄的家屬,有英雄的朋友,更有英雄本身……
這些英雄,大多缺胳膊斷腿,其貌不揚,甚至可以稱得上醜陋。
可一旦講起他們的事蹟,個個都會挺起胸膛,一臉驕傲和自豪。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殺氣雖淡,氣勢不減!
聽到人們英雄的吶喊,彷彿又回到了那個揮刀策馬,鐵血烽火的崢嶸歲月。
一樁樁,一件件的事蹟,聽得觀眾們心潮澎湃,欽佩不已。
王安藉著百花會,給所有人都上了一節別開生面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前所未有的新鮮感,竟讓這些觀眾連其後要表演的節目都忘了。
只是,大家雖然感動,卻總覺得,好像缺了點什麼?
到底是什麼呢?
王安一語點醒夢中人:
“也許大家都看出來了,這些英雄們,明明為大炎付出了這麼多,特別是兒子全部犧牲的獨居老人,如今,所過的日子卻差強人意。”
“甚至,可以說是窮困潦倒,異常拮据!”
觀眾紛紛眼前一亮,終於知道缺什麼了。
沒錯,英雄,或英雄的家屬,為大炎付出了這麼多,難道不敢安享晚年嗎?
為何,他們還過得這麼苦呢?
如果做英雄的代價,就是讓父母家人老無所養,老無所依,想想就令人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