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拳手和印度選手進入到賽場中心,菲律賓拳手的腰間配備了一根黑色的短棍,而印度拳手腰間則配備了短斧。
比賽開始後,第一名上場的拳手並沒有以武器向攻擊,而是拳術,兩個人出拳的動作都很快,只有攻擊沒有防守,僅過了十分鐘的時間,兩個人身體就承受了百拳的攻擊。
菲律賓拳手的身體雖然看著比印度拳手顯得健壯,但在身體承受了百拳的攻擊後,呼吸顯得不穩。而印度拳手,身體雖然瘦弱,但在開始攻擊之前,透過簡單的瑜伽動作來舒張氣息。
在調整好呼吸後,菲律賓拳手向著印度拳手快速突進。
面對菲律賓拳手突如其來的攻擊,印度拳手抬腳揣在了菲律賓拳手的身上。身高雖然相差不大,但腿長的優勢讓印度拳手得了先手。
菲律賓拳手靠在護欄上,手按在胸前,呼吸變得沉重。看似簡單的一踹,菲律賓拳手沒有承受住這一踹,身體不僅倒退到了賽場的邊緣,就連想要再進一步都很難。菲律賓拳手承受的這一腳叫做象腳,如同大象腳一般的沉重。
”認輸。“
在努力前進無果後,菲律賓拳手只能放棄比賽,迴歸到自己的隊伍中,手按在胸前沒有鬆開。
第二名菲律賓拳手走到賽場中央,第二名印度拳手也從隊伍中走出,這名拳手要比第一名拳手顯得更瘦。
菲律賓拳手將腰間的短棍取下,這根短棍又稱為菲律賓魔杖。是由古代菲律賓刀劍搏擊術所演變出來的一種兵器。外表看似毫無威力,然而一旦由使用者運用起來,卻會顯示出千變萬化的技法。菲律賓拳手並沒有主動進攻,而是採取了守勢。
印度拳手在自顧自的做著瑜伽動作,並沒有向前邁出一步。
”你們必須進攻,不然你們......。“
裁判的話還沒說完,印度拳手就消失了。
印度拳手並沒有真的消失,而是起跳到空中,有上至下向菲律賓拳手攻擊。
菲律賓拳手看到印度拳手跳躍而起,並沒有停留在原地,而是迅速向著印度拳手所站的位置前進,在聽到背後有了落地的聲音後,就迅速回轉向著印度拳手靠近。
印度拳手抬起腿踹向正在靠近的菲律賓拳手。
菲律賓魔杖打在了印度拳手的腿上。這是菲律賓魔杖攻擊的三要素之一的破壞。所謂的破壞,就是指損毀對手的攻擊武器,而攻擊武器的可選擇範圍很大,例如棍棒或者四肢、拳、腳等都可視為攻擊武器。如遇到對手出棍招時,第一個動作看似擋格,然而實際上可說是同時擊打其手部,可造成對手棄械之結果。菲律賓武術主張先攻擊四肢,使對手無法出擊;除非有隙可乘,才直接攻擊要害或身體其它部分。而在技擊方法方面,當然不限於武器對擊;也有多種特殊的手法能夠使對手的手腳無法使用,從而克敵制勝。
印度拳手前伸的腿落地時,身體向前傾,雙臂向前伸出。
菲律賓拳手用手中的魔杖敲擊了印度拳手的手腕上,然後進到印度拳手的身邊,魔杖輕輕敲擊在了印度拳手的肩頭和膝蓋。
倒地的印度拳手被同伴攙回去。這是菲律賓拳手手下留情,如果打實了,就會是粉碎性骨折的結果。
參加第三場比賽的印度拳手和菲律賓拳手走到賽場中央,兩個人都從自己的腰間取下了武器,短斧對菲律賓魔杖。
菲律賓拳手和印度拳手在走到一起後,兩人的動作就像是舞蹈,腳下的位置在變換著,手中武器攻擊著對方拿著武器的手腕。雙方的攻擊像是在畫著不規則的圖形,既要攻擊對方,又要避開武器的相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