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等楚軍在山下,被圍的始終攻不出去,於是、只能守著營地了。
這時,項羽收買了前來議和的漢朝使者,從他哪裡,盡知了漢軍佈置。
隨後被圍著的項羽採取集中突破戰術,命鍾離昧率大營軍士自發起突擊。
戰鬥發前,由於敵眾我寡,鍾離昧立誓:“不破漢軍,不生返!”
他指揮楚軍下馬,強行突破漢軍的防線,直逼漢軍大營。
一時間,漢軍主將大驚,漢軍喪失了鬥志,全線潰敗,被楚軍追至河邊,逼入了河中,伏屍百餘里。
此戰,使漢軍樊噲的5萬漢軍裡的五千精銳御林軍盡失,一時間,徹底扭轉一點楚軍的局面。
鍾離昧當年,成長的年代、正值戰國,秦王滅六國時期,當時盜匪和六國軍、遊民散兵蜂起。
鍾離昧因不滿生活現狀,無法忍受飢餓的折磨,他就想辦法去投奔活動於楚地一帶的綠林大盜恆楚。
當年、桓楚見鍾離昧有勇力,就讓他當什夫長,並引為心腹。
讓他做自己的左右親衛。
起初,鍾離昧跟隨他攔路搶掠,入宅為盜。
一開始的時候他頗覺新鮮,既能大碗食肉,又能分得銀兩。
在戰國時代,這種日子多好。
但數月之後,一生正義的鐘離昧發現:恆楚只知打家劫舍、四處搶掠,並沒有什麼打算或遠圖。
因此、他就萌發出脫離盜群,另尋出路的念頭。
後來,鍾離昧隨桓楚在和州郡搶掠時正巧遇上項羽率軍攻城。
他素知項羽之名,又早就聽人說過項羽仗義豪俠,很有作為。
於是、他便利用在此相遇的機會,連夜裝成老百姓來觀察項羽。
當他親眼目睹了項羽的千古無二後,視士卒如弟兄的作風,也看到了項羽的部隊紀律嚴明,不似那幫強盜的行為。
便經比較後,他就知道項羽是個做大事的人,桓楚僅僅是個盜匪,不能與項羽相比。
於是、他當機立斷,決定在此投奔項羽。
起初,鍾離昧去投奔項羽時,項羽的態度很冷淡。
跟對待韓信一樣。
項羽問鍾離昧:“你是不是捱了餓,想到我的隊伍中找飯吃?”
鍾離昧哈哈大笑而,回答說:“我在桓楚手下打家劫舍,並不愁衣食,只是他只知搶掠和盜竊,並無大志。
我聽說項羽將軍是位賢明之人,因此前來投奔,為將來的前程願效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