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我們想和您商議下,開工的工錢和您對塔的要求啥的。”
聽到對方談錢了,張良說著:“工錢好說,我保證給夠,但是我的要求可不低。”
那工頭極為自信地說:
“只要先生的錢財給夠了,要求儘管說,我們肯定包滿意。”
聽到這話,張良滿意地點點頭。
“嗯,之後我把要求寫給你,你們給我拿出一份方案來吧。”
張良的要求、這次可還真不少。
反正大漢那些錢也夠花。
張良直接回到房裡,準備把自己的這些要求全部給寫下來。
一番忙碌下來後,直到傍晚,僕人才來送晚餐,這時,張良才寫了一半。
“先生,先吃點東西吧!”
張良伸了個懶腰,點點頭。
是的啊~!都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
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
開吃!
張良接過食物便吃上了。
現在大漢,關中平原每年都要氾濫,國家統一,人民充足。
一旦關中平原氾濫,淹沒陸地,滋潤土壤,使耕地肥沃,農業便會變得發達。
所以,關中歷來都是八百里秦川的好地方。
大秦的關中寶地,是歷史上最早不用將全部勞力投入到農業生產的地方之一。
因此剩餘的勞動力可以放在其它用途,比如建造始皇陵墓、發動戰爭。
在古代,皇帝一旦繼位,就算是三歲小孩,也要開始為自己修建墳墓。
所以,現在天下大定,各個貴族都在為自己營建著墓地。
張良疑問不會列外。
這些官員貴族、也在相同的衝動下來到各個山地,為自己打造陵寢。
張良便想著造個地上的墓。
他想建個巨大的小山堆,但對於規模如此龐大的巨型建築物來說,穩固是關鍵。
他用後世的建築學,讓大漢的建築師計劃使用巨型大理石塊,以遞減的方式層層向上排列,這是最穩定的結構。
已經買下了這座山地,便選定了這個建築地點了。
得首先將此地清理剷平,隨後由技藝精湛的石匠打造地基,最後一大片方整的大理石地面將成墓地的核心。
不過正好,他事先發明瞭火藥,可以炸山的。
於此同時,也需要很多石塊,數量顯然龐大,但此地附近就可以供應大部分。
所以,他買了此山地。
採石場在墓地楚,也省的工人勞累了。
朱元璋有高築城,廣積糧,緩稱王,甚至是不稱王!
這幫人倒好,早早地大興土木了起來了。
由於銅是大漢及這時候的人、當時掌握的最硬的、最便宜的金屬,因此每名採石工人張良都會配有一把銅製鑿刀。
他們用銅鑿刀將巨石鑿開小孔,打入木楔,並在上面澆水,這樣子後。
木楔浸水膨脹的力量就可以將石塊脹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