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英布起兵造反之初,對他的將領們說:“漢王劉邦老了,厭惡打仗了,一定不能夠親自帶兵前來。
如果他派遣將領的話,那麼、將領們之中,本王只害怕彭越,陳將軍等人,如今他們都死了,其餘的將領沒什麼可怕的。”
所以英布這小子、義無反顧的造反了。
果真如薛公預料的,英布向東攻打荊國。
荊王劉賈出兵與英布兩軍對陣。
將士皆不用命,便眼看著不能抵擋,便出逃了。
途中被自己的車伕所殺,死在了富陵。
英布懸賞千金買他的人頭。
這名車伕便拿著他的人頭投奔了英布。
英布便拿著他的人頭,名正言順地劫持了他所有的部隊,渡過淮河攻打楚國。
楚國因為沒有一個大王在此,因此無法鎮壓住英布。
而劉邦得得到英布造反的訊息後,才能集結軍隊而來。
所以前後比英布要慢了很多拍。
楚國調動軍隊在徐、僮之間和英布作戰。
楚國分兵三路,想採用相互救援的奇策。
本來不少將領都覺得應該合兵一處。
但是主將是個書呆子,卻認為應該應該形成掎角之勢。
於是分兵。
有人勸告楚將說:“英布擅長用兵打仗,百姓們一向畏懼他。
況且兵法上說:“諸侯在自己的領地和敵人作戰,一旦士卒危急,就會逃散。
如今兵分三路,他們只要戰敗我們其中的一路軍隊,其餘的就都跑了,怎麼能互相救援呢!”
楚將則不這麼認為,不聽忠告。
他覺得士兵如此服從命令,怎麼會逃呢?
英布得知如此佈陣後,哈哈大笑。
“書呆子而已,沒有打過實戰,不足畏懼!
他只三路來,我只一路去!”
於是、英布只一面一面的應對著。
果然如同英布所想的那樣,他打敗其中一路軍隊後,其他兩路軍隊都四散逃跑了。
雖然主帥一再的阻攔,但是根本何止不住!
這時,劉邦也帶領著軍隊而來。
英布的軍隊向西挺進,在蘄縣以西的會甀和劉邦的軍隊相遇。
因為漢軍剛到,英布的軍隊又非常的精銳。
因此、劉邦就躲進庸城壁壘,堅守不出,見英布列陣一如項籍的軍隊,劉邦一時間非常厭惡他。
有一天,劉邦和英布遙相望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