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老兵都死差不多了。
或者已經老了。
就連他們現在也是有心無力了。
現在,楚漢兩軍雖奮力作戰,其實都已是強弩之末,至彭城之役尤甚。
漢軍中,膽怯退縮者為數不少,奮勇作戰的只是無所畏懼的,空無所有的一幫人。
彭城之役可能是漢軍最後的戰爭了,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在最後一場仗中死去。
所以,這是一場非常的、愛惜生命者的戰爭,他們所以不能一舉攻下原城,與其說是叛軍和楚軍的勢力強大,不如說是征討軍勢力薄弱了!個個畏死。
這一批評可謂一針見血。
武力如是薄弱,正可說是社會已逐步走向太平的證據。
楚軍不管多傑出,終究是一個小地方事件,不像以前的楚漢之戰和滅秦之役了,一國一君之命運全由此決定。
該地的戰況姑且不言。
其他各軍自初即抱著輕鬆的態度,只為獲取功名利祿而出兵。
結果,本是序幕戰的彭城,攻城完全失敗,於是各漢軍重整旗鼓,準備掀開總攻擊。
不過,這一次次的,也暴露了漢軍的脆弱,各軍為功名與面子而互爭,終至作戰計劃無法付諸實施,而遭慘敗。
樊噲伏擊季布,因終因季布等人的勇敢,而泡湯了。
漢軍各軍只是一味的責備他軍,因而導致意想不到的混亂,軍隊的統率遂成為嚴重問題。
劉邦等人接到相繼而來的情報,認識了事件的嚴重性,發覺:要統率九州個個大王,收拾事態,非派遣更強有力的人物去治軍不可!
現在,有九江王英布,齊王韓信,遊擊王彭越等等的。
漢軍就是一支雜牌軍了。
派系林亂不堪。
於是劉邦派陳平為上使,兼程往五城等地趕來監軍。
因此、訊息震撼了最大的主將曹參。
他得漢王信賴,擔此大任,擁三萬大軍,竟無法攻陷一座孤城,始有此次上使陳平之任命。
以將領而言,我有何面目生還見大家?
這次他決以性命相搏,非攻下五城不可。
太丟人了。
曹參滿懷悲壯,的發動了第二次總攻擊。
這天,西北風淒厲,飛沙走石,難以逆風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