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匈奴的腹地襲擊了營地,殺死了匈奴的一個將領,斬首近2千人。
這樣的功勞在初出茅廬的襯托下更加耀眼,大喜過望的韓信立即將他封為“牙門將”,讚歎他的勇冠三軍。
在這次戰役中投降匈奴的漢王,獻計讓匈奴遠走漠北,放棄漢人的城池。
等漢軍遠征疲憊而擊破之。
匈奴聽從他的計策,遠走漠北。
此戰,周亞夫年青、驍勇,沒有經驗,能一戰封將確實有運氣的成分。
八百驍騎雖然悍勇,但大漠中敵我不明,極可能遭遇匈奴主力,被聚而殲之、血本無歸。
周亞夫出發時並沒有明確目標,基本是尋敵決鬥,長途奔襲。
打的是遭遇戰、突襲戰,勇則勇矣,實在是險到了極點。
也許是天賜名將,戰爭要催生這樣的一代名將,便不會讓他湮滅在自己的處女作裡,而是送了他一個大勝利。
但是此戰對周亞夫和整個漢軍來說都是意義重大,那就是長途奔襲戰術小試鋒芒便顯示其巨大的威力。
周亞夫誤打誤撞,無意中走對了路、摸對了門,對於他這樣的軍事天才來說一次勝利可以總結的地方太多了。
從此以後,輕裝簡從、長途奔襲的戰略思想成為周亞夫的主要對敵戰術並在以後的戰役中屢試不爽,成為克敵制勝的不二法門。
年輕的將軍周亞夫又將掀起一次次的進攻浪潮。
後來在漢景帝時期,周亞夫率領漢軍,更是以少勝多,這不僅有他爹的教導,也有韓信等人的教導啊!
從此,一員名將誕生了。
不過目前,他的年紀還是太小了,所以、還的在帳下聽用。
幽州城下的漢軍,尤其是之前投降的漢軍,他們受夠了氣,所以,面對這幫鳥人時,那是一擋十啊!
地上,滿地都是鮮血,但是更多的是匈奴人的。
逃跑的匈奴人自相踩踏的死了不少。
這一戰,漢軍大勝,本來,匈奴也沒打算要漢地,所以在搶走此地的東西時,他們的精銳便回去了。
第二日,韓信的大軍開拔,只留下了部分人員守城。
至於幽州的那些個小縣城,則被韓信一路上都給收了。
韓信的兵不僅沒有少,還越大越多了。
正應了韓信的那句,他帶兵,多多益善!
項羽這邊被劉邦攻的城牆破損,差點就攻進來了。
但是目前正值嚴冬,所以項羽看到滴水成冰後,便想出了一計,他讓軍士夜晚,一邊築城,一邊澆水,等第二日,一座冰城便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