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打的旗號雖是“張楚”,但並不以恢復楚國故土為目的,而是要推翻秦王朝,解救天下的窮苦百姓。
這是他“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思想的身體力行,也是他對統一號令起義軍的戰略考慮。
後來農民革命的實踐,有力證明了陳勝決定稱王立國的必要性。
張楚政權的建立,推動了全國範圍反秦鬥爭的高潮,高高飄揚的“張楚”大旗,成了農民起義中心的標誌,顯示了巨大的號召力。
各地以“張楚”軍名義紛紛起事,懲辦當地的長官,把他們殺死,來響應陳勝的號召。
農民起義的烈火已成燎原之勢。在農民革命洪流的推動下,一些貴族殘餘勢力也紛紛收羅舊部,起兵反秦。
訊息傳到咸陽,李斯丞相非常震驚。
“為何我大秦銳士打不過一幫烏合之眾的呢?”
“稟丞相,他們都有這個。”
丞相李斯看後急問:“這是什麼東西?”
“丞相,這東西他們農民軍稱為馬鞍、馬鐙和馬蹄鐵,正是因為這幫人有這個,所以才能夠勝我軍。”
丞相李斯研究了這三樣東西后,發現確實是有大用啊!
於是讓工匠連夜打造此物,裝備全軍。
同時調兵譴將前去圍剿這幫泥腿子。
李斯這個老江湖把全軍都裝備了馬鞍、馬鐙、馬後,秦軍再也不用怕泥腿子農民軍了。
同時,他又派了一員妖將率領十萬秦軍而來。
一日後,哨兵報中軍:“將軍,我等已到叛軍處。”
“好,離城五里安營紮寨,同時放炮吶喊。”
張良等人知道李斯派了一員妖將、領兵十萬駐紮城下,急忙升帳商議。
陳勝做為農民軍的老大:‘張楚陳王’,坐在大帳之中。
眾將皆坐階下,唯有張良作為帝師,坐在陳勝旁邊出謀劃策。
陳縣乃是楚國舊都,大秦郡縣治所。
因此官員的官職已經可以通朝廷了,張良便問通朝堂的一名郡中降將:“公孫將軍,此妖人用兵如何,你可知曉一二?”
公孫驁一拱手:“軍師下問,末將定當實陳。”
“將軍儘管說,本軍士與大王對將軍的話是深信不疑的。”
“回大王、軍士,此妖將叫‘黃天道人’。是名左道旁門之將,絕招是用幻術殺人。”
“將軍,不知此道人用何幻術?說與本軍士與大王聽聽。”
“此妖人但凡與人戰,便會讓敵將下馬受降。凡聽他喝聲的,沒有不下馬受降的。”
眾將聽罷,皆面面相懼!
一旁有少部分將領,不服此話,便站起叫嚷著:“豈有讓人下馬,便下馬的道理!
如果真這樣,那麼我們這些將領便他幾個百十聲,不就全拿咸陽了嗎?”
此言一出,大家皆哈哈大笑了起來。
喜歡從聊齋開始問道請大家收藏:()從聊齋開始問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