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二世皇帝的加高長城命令,朝廷大舉徵兵去戍守漁陽,陳勝也在徵發之列,並被任命為帶隊的屯長。
他和其他900名窮苦農民在兩名秦吏押送下,日夜兼程趕往漁陽。
當行至蘄縣大澤鄉時,正好遇到了在此等候多時的張良。
張良自掏腰包,請他們這些人吃了二天紅燒肉,只等著歷史上的那場暴雨!
二天紅燒肉一吃,還真遇到連天大暴雨,道路被洪水阻斷,無法通行。
大夥眼看抵達漁陽的期限將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不知如何是好。因按照秦的酷律規定,凡所征戍邊兵丁,不按時到達指定地點者,是要一律處斬的。
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張良慫恿陳勝,決定謀劃起義。
這夜,陳勝悄悄找吳廣商議:“我們現在的處境,去也是送死,逃亡被抓回來也是死,與其都是死,還不如選擇幹一番大事業!”
這時,張良進來了。
給他倆對時局進行了分析:“天下人已經苦於秦朝統治很久了,老百姓對秦王朝的苛捐賦稅、募役刑罰已經到了難以忍受的程度。
二世皇帝胡亥是秦始皇的小兒子,本不應繼位,該繼位的是長子扶蘇。扶蘇由於屢次勸諫的緣故,被派在外帶兵,卻被二世假傳聖旨殺害了。項燕,曾是楚國名將,戰功卓著,很受人愛戴。現在很多平明百姓還並不知這兩個人是生是死,我們可以以他們的名義號召天下人起來反抗秦朝的暴政呢?”
吳廣很佩服陳勝與張良的膽略,覺得他的主意非常符合人心,完全支援陳勝與張良的決定。
這時候的人們,盛行預測吉凶的宗教迷信活動。張良等人經過一番謀劃後,用硃砂在一塊綢帕上寫了“陳勝王”三個大字,塞到漁民捕來的魚肚子裡。
張良自掏腰包,讓戎卒們買魚回來吃,發現了魚腹中的“丹書”,都覺得驚奇。
與此同時,張良又讓陳勝和吳廣潛伏到營地附近一座荒廟裡,半夜裡在寺廟旁點燃篝火裝作鬼火,模仿狐狸聲音,大聲呼喊“大楚興,陳勝王”!正在睡夢中的戎卒們被驚醒,十分驚恐害怕。
第二天戎卒們交頭接耳,都指指點點地看著陳勝。加之陳勝平時就待下屬熱情和氣,就把陳勝跟楚國復興聯絡在了一起,陳勝在戎卒們心中的威望就更高了。
張良見時機基本成熟,於是趁兩個押送士卒的軍官喝醉,讓吳廣故意揚言逃跑,以激怒押送這些人赴邊的將尉。
喝得醉醺醺的兩個將尉果然大怒,責罵和鞭打吳廣,這引起了士兵們的不滿,群起而哄之。
吳廣奮起奪下一名將尉佩劍將其殺死,陳勝也乘勢殺了另外一名將尉。
隨後,張良把900名戎卒召集在一起,讓陳勝大聲說:“我們在這裡遇上了大雨,已不能按期抵達漁陽了,而誤了期限,秦法是要把大家都斬殺的,即便僥倖不被砍頭,戍守邊塞十分之六七的人也要送命。
再說好漢不死便罷,要死就要取得大名聲啊!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嗎?”
陳勝鏗鏘有力的一番話,說出了大夥的心聲,戎卒們對秦王朝的滿腔怨恨和憤怒如同衝潰了堤壩的洪水奔瀉而出,齊聲高呼:“我們願聽從您的號令!”
於是大夥在張良、陳勝、吳廣的帶領下,袒露右臂作為標誌,築壇盟誓,按事先謀劃,詐以公子扶蘇、楚將項燕之名,宣佈起義。
張良為軍師,陳勝自立為將軍,以吳廣為都尉,一舉攻下大澤鄉。
竟而準備攻取縣城,可是陳勝、吳廣皆擔憂了起來:“一幫泥腿子,九百人打下個村莊還可以。但是要進攻秦銳士駐守的縣城,他們則心生膽寒!”
張良看著這幫泥腿子皆衣不果體,一時間也弄不出這麼多的衣服。
沒辦法,只能把黃道婆的紡織術帶過來了。
黃道婆的紡織術對材料的要求並不高,對人員的要求也是,這幫沒文化的泥腿子一學就會。
有了紡織術,極大的提升了織布的速度與質量。
張良畫好黃道婆紡織術的圖紙,便讓工匠去做了。
“先生,大秦之軍都是身經百戰,人人都會騎射,可我們這幫泥腿子連騎馬都不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