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從後抱著冒頓單于,勸說道:“哥哥,那我們就攻打過去吧!天底下沒有過不去的坎…”
“賢弟說的輕巧!那可是要途徑幾國,過沙漠經戈壁的啊!”
“不怕,戈壁沙漠咱也不是沒有見過的!”
“縱使過的去,我們一路上該吃啥喝啥啊!”
“小弟建議每個戰士帶上甚少三匹馬,兩匹馬輪換著騎,一匹馬專門載著牛肉乾、羊肉乾等乾貨!
馬兒就不用擔心了,到哪兒都有得是青草!
只要有馬,我匈奴將士便可以去狩獵野物,挖野菜,甚至在馬背上喝馬血也能待上個一兩週的。”
匈奴是天生馬背上的名族,他們在食物匱乏的時候,會在馬背上割開一個小口,用以吸食馬血。
吸完了這一頓,再把馬背的傷口處理好。
下頓再於馬背的別處割,靠著吸馬血可存活半個月之久!還有,草原人引以為傲的馬奶。也是大補之物!)
“賢弟,這樣能行嗎?”
“哥哥,沒問題的!這次就由我領兵去吧。”
“不,本單于說了,樓蘭人如果不作出懺悔的話,我將和戰士們的血流淌在一起。
這次我必須親自帶隊!”
“也好。”
匈奴人選擇良辰吉日,舉行了一場誓師大會。
冒頓率軍25萬,開始遠征中亞。
這25萬大軍,是匈奴彙集了東胡、烏桓、樓煩、林胡、羌人、匈奴,共六部的全部青壯。
餘下的也只有老人和孩子還有女人了……
現在這些東胡、烏桓、樓煩、林胡、羌人···被滅的國家擁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匈奴)匈奴人)
帶著這25萬青壯軍士,他們踏上了遠征中亞之路。
每個匈奴士兵都至少帶著三匹馬,一匹專門載牛羊肉乾等乾貨,兩匹換著騎。
一路上,馬吃草,人狩獵、吃野菜、吃肉乾、喝馬奶…
騎兵如風似得到達了月氏國。
冒頓等人不敢逐個的攻城,那樣25萬人還沒到樓蘭便已經全部陣亡了。
他們繞過邊城,直取月氏國首都。
兵臨月氏國首都城下,那月氏王子自從幾招敗給冒頓後,便從西域請來了一位‘大輪明王’做為國師。
那月氏國王聞得匈奴兵臨國都,便與眾臣商議。
月氏王子與那幫大臣因見識過張良、冒頓的武藝,所以皆默不作聲!
唯有那國師叫囂道:“大王,東方鼠輩,臣視如草寇!這就去給大王抓兩個過來。”
那大輪明王道法精深,因此十分自負!
坐下青眼駱駝獸,使一口雙韌槍。
出城便大罵了幾句,罵完後便道:“你們這些個鳥人,為何兵犯我國?”
冒頓單于打馬而出。
“這位國師,因樓蘭王殺了我匈奴的商隊與使者,所以我匈奴定要滅了樓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