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能招降?”葉嫤問。
“兩國征戰,最忌諱招降,且也不知大梁兵衛心思如何,一旦招降,萬一被那些兵衛來個釜底抽薪,無疑是得不償失。”他極其坦然的回了葉嫤的話。
嗓音一落,便牽著葉嫤緩步至不遠處的軟氈上坐定,又親自起身將帳篷中的炭火搬至葉嫤身邊,待確定葉嫤的手逐漸暖和之際,他才繼續道:“嫤兒,我知你覺得那些研製出來的彈藥威力驚人,過於殘忍,但兩國將軍,即便是刀劍相向,也仍是殘忍的。我也不是不想放過大梁大軍,而是為防萬一而不能放過。且裴楠襄此人,無論他對你說了些什麼,我也不會留他性命。方才一戰,我不曾滅得大梁,給裴楠襄苟延殘喘的機會,是因彈藥準備不足,但待新的一批彈藥抵達,無論如何,我都不會放過大梁大軍,也不會放過裴楠襄。”
是嗎?
葉嫤深吸一口氣,“那大嶽國都城呢?”
“百姓尚且無辜,只要大嶽國都城內的百姓投降,我自然不會為難他們。但百姓與大軍不一樣,百姓尚且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弱者,但敵軍之人,一個都不可放過,只能斬草除根。”
說著,伸手將葉嫤擁入懷裡,指尖猶如在撫.摸至寶一般撫著葉嫤的後腦勺,低聲道:“嫤兒,我也並非想製造人間煉獄,而是事已至此,開弓便無回頭箭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皇上的心思,或許太過絕對了。也許你可以與裴楠襄簽訂兩國不戰的條約,和平共處,如此一來……”
葉嫤默了片刻,也猶豫一番,終究還是說出了這話。
濫殺無辜的征戰無疑太過猙獰,也許可以改變一種方式來達到幾國共同繁榮的境地,如此自然比諸國都破破爛爛的要好。且也只要慕容景稍稍讓步,裴楠襄定也會順階而下,又倘若大昭與大梁都能和平共處,友好通商,國力增強,百姓安居樂業,想必這天下的其餘幾國,定也能爭相效仿,從而可早就天下的盛世開元。
奈何她後話還未說完,慕容景便低聲的出言打斷,“嫤兒,自古征戰,皆是不死不休。都到這節骨眼上了,我又如何能輕易放過裴楠襄,剛過大梁?且嫤兒可有想過,倘若我與蘇晏不曾及時製造出彈藥,也許這場征戰,全軍覆沒的便該是我大昭大軍?”
葉嫤下意識噎住後話,滿心發僵。
慕容景繼續道:“這些事,你便別再多想了,該如何抉擇,我自有分寸。如今你既是安然歸來,便好好呆在我身邊吧,待這戰完畢,我便親自帶你回大昭去。”
他這話全然將葉嫤的心思堵死,再無商量的餘地。
葉嫤滿心嘆息,雖無可奈何,卻也能理解。
所謂的天下友好通商,共鑄繁榮,也只是她一人的念想罷了,但身為君王的他,自然會站在必贏的立場上來考慮事態的嚴重性與後果,確保萬無一失。
是以,為防大梁詐降,為防裴楠襄使詐,最好的法子,自然是讓大梁大軍全軍覆沒,甚至,也將裴楠襄斬殺當場。
如此一來,他便再無任何後顧之憂,可穩穩當當的成為天下霸主。
他的這些心思啊,她自然是明白的,明白的。
或許終究還是她葉嫤過於強求,也將事態與人心看得過於良善了,只是這場天下浩劫,就當真無法以另外一種方式結束嗎?
心思至此,心中嘆息,而又無奈。
卻是此時此際,她覺得自己竟無半點立場再勸他莫要滅得大梁大軍,更莫要使出那些駭人的武器。
誠然,亦如他方才所說,倘若他與蘇晏不曾研製出彈藥,興許如今被大梁大軍圍攻甚至處於滅國狀態的,便該是大昭了。
她皺著的眉頭稍稍鬆懈,再無最初的那般不贊同與無奈。
待沉默一會兒,她緩道:“裴楠襄方才與我說,他去處置大嶽國相了。憑他之力,定能斬殺大嶽國相,控制大嶽事態,如此,大嶽國相等人,你無需在掛心。”
眼見她嗓音緩和,再無最初那般疏離與淡漠,慕容景終是鬆了口氣,俊美的面容上也展現出了幾許抑制不住的釋然來。
只道是全天下的人誤會他慕容景,甚至覺得他慕容景是個殺人魔頭都無妨,但獨獨葉嫤不可這般看他。
“嗯。”他放柔著嗓子朝葉嫤應了一句,心中對裴楠襄去對付大嶽國相之事並無太大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