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世才雙手提杆,扭頭望向劉燕青,在他看來,劉燕青的口鼻七竅間都有一條白色霧氣凝結而成的繩索,隨著劉燕青的一呼一吸間緩緩轉動。
不僅如此,就連天地間也有一縷縷肉眼不可看見的白色霧氣凝聚而來,順著劉燕青的七竅以及周身毛孔融入他的體內。
劉燕青也按照馮世才所說,不斷利用體內氣血刺激胸前肋骨,使之爆發出陣陣刺痛感,在一輪又一輪的刺激下,胸口處傳出的刺痛感足以讓人瘋狂。
可隨著他利用呼吸法門的時間越久,胸腔裡就會傳出一陣陣暖洋洋的感覺和難耐的瘙癢。
自從他決定要讓孃親過上好日子以後,不管是誰教他東西他都儘量記在心裡,不管是粗淺簡單的還是晦澀難懂了,劉燕青都會是十二分精力去學。
從最簡單的製作弓箭,再到如何控制獵物逃命的方向,劉燕青都儘可能做到盡善盡美。
進入學塾時,從最淺顯的詩詞歌賦再到包羅永珍的聖賢道理,劉燕青都學得一絲不苟。
用王先生的話說就是盡人事聽天命。
何為天命。
上為人,中為天之痕,下為叩,既叩天,叩天方可有命。
不過劉燕青從來不信天命二字,他只相信人定勝天,所以從小到大他從不抱怨,事情挫敗那是自己能力不夠,選擇不對,那是自己見識不足。
之所以處處事與願違,那是因為能力不夠,與其有那時間去抱怨種種不幸,還不如去想想辦法讓自己變得強大。
隨著時間緩緩推移,那股暖洋洋的感覺從胸膛逐漸擴散至全身,那股刺痛感早已不能影響他半分。
不知過了幾個時辰,劉婉君等不到劉燕青歸來,她在鎮子上也找不到劉燕青,最後無奈之下才來到河邊找馮世才。
不曾想,她瞧見了這一幕。
她上前喊了幾遍劉燕青的名字。
劉燕青置若罔聞。
她不知道劉燕青為何叫不醒,可她曾經好歹也是大戶人家裡的千金,學識與見識都遠超常人,她如何會看不出此時的劉燕青正處於一種深度的修煉狀態。
劉婉君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嘛!
劉婉君蹲在馮世才身邊,她語氣有些埋怨道:“當年燕青還沒出世的時候馮叔不是答應過我,日後不教他習武,不讓他走上這一條道路的麼?”
一旁正在假寐的馮世才嘆了口氣,他緩緩睜開眼說道:“當年答應的事情老奴始終記在心裡,這套修行法門是少爺自行明悟的,與老奴並無太大的關聯。
可也正是因為當年小姐的選擇才讓小少爺過上這種拮据的生活,小姐的選擇小少爺自然是攔不住,也不會攔,但是這條道路是小少爺自己悟出來的,所以我也勸小姐不要刻意阻攔,這樣反倒會有害無利。”
喜歡一念道沉請大家收藏:()一念道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