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綿延無盡的大山橫臥在大地上,從高處看去,猶如一條巨龍盤臥在地。
一個名為斷龍臺的偏僻山頭坐落著一座龍頭鎮,鎮子不大不小,住著近千戶人家。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還沒有出現,就有一位衣著較為單薄的少年開啟自家院門,手裡捧著兩炷香站在院子外開始八方作揖。
少年名叫劉燕青,他來到這個世界已經有十五個年頭了,自從他醒來時,就只知道家裡有個孃親和一位總愛自稱老奴和叫自己小少爺的馮爺爺,其他一概不知。
上一世身為孤兒的他在這一世終於體會到了的有親人的暖意。
少年分別朝八方拱手作揖,口中唸唸有詞。
“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家裡頭有些瓜果貢品,可供路過的仙人享用,保佑我一家人身體安康。”
說罷,少年將手中的香分為兩份插在門邊,然後從腰間掏出一卦爆竹。
在一陣噼啪聲中,少年走向一旁的廚房。
“娘,都弄好了。”
廚房裡有位姿容嬌好的婦人正準備著大年初一的第一頓飯。
婦人名叫劉婉君,是鎮上出了名的好脾氣。
因其姿容過於出眾,隔三差五就有媒婆上們為其說親,可每次都被劉婉君給婉拒了。
至於劉燕青為何跟母姓,此事不得而知,也是因此事,劉婉君跟鎮上出了名的潑婦吵紅了臉,也是唯一一次。
剛剛懂事的劉燕青只記得那天孃親的眼神好像能殺人。
也是從那天以後,鎮上的人對這位獨自拉扯孩子的婦人有了敬意。
婦人撥弄著鍋裡的佳餚說道:“去喊馮爺爺回來吃飯了。”
劉燕青答應了一聲,飛快的跑了出去。
雖是臘月寒冬,可劉燕青依舊只穿著兩件單薄的衣衫。
鎮上老人見了,無不誇讚一聲後生可畏。
沿著山路小跑,地上的積雪被踩出咯咯的聲音,穿過一片陰暗的叢林後,入眼便是一片白色,茫茫雪林中有一條大河橫躺而過,河水洶湧,深不可測。
一位身披蓑衣的老人正在河邊垂釣。
看老人斗笠上的積雪與一旁石塊上的一樣厚,可見老人這是垂釣了一夜。
老人名叫馮世才,他釣魚從不帶魚簍,也從不帶魚餌,就連魚鉤都只是隨意的綁了一根短釘,他從不在意每天空手而歸,也不會搭理旁人的嘲諷。
有一次劉燕青好奇的問了一句,馮爺爺幹嘛不去鎮上跟那些老頭下棋玩。
老人哼笑一聲,跟那幫小屁孩兒有什麼好玩的。
劉燕青一頭霧水。
不過後來想想想也是,聽娘說馮爺爺都一百多歲了,看那些六七十歲的老頭可不就是小屁孩兒嘛。
走近後,劉燕青見老人微微低垂的頭裡和輕微的鼾聲,他輕手輕腳的走到老人身邊,站在一旁靜靜的看著。
興許是被他踩雪的聲音給吵醒了。
老人睜眼後先是伸了個懶腰。
“馮爺爺,孃親讓我喊您回去吃飯了。”劉燕青俯身說道。
“這就回,這就回。”
老人握住魚竿的手一抬,魚竿順勢而起,綁著釘子的魚線畫著圈圈纏在了魚竿上。
劉燕青一家人在鎮上無親無故,所以逢年過節也就不必走親串門,頂多就是劉燕青提溜著打到的獵物給鎮上的教書先生送去。
原先的龍頭鎮是附近數一數二的大鎮,可自從十五年前,新皇帝登基以後,一切都變了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