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易也向張遠提問過此法訣,張遠告知這是當代掌教的爺爺親自創立,方易不得不欽佩此人道藏高深,《聖武訣》第一法訣—煉體,就是以體內精氣為鐵錘,自身為火爐中的鐵胚,精心捶打鐵胚,打煉成絕世寶劍—肉身。
第二法訣—洗脈,就是不斷衝蕩渾身經脈,讓其堅韌耐力,才能夠承載澎湃血氣,揮出無上神力,就好比絕世寶劍,乃是最好的用材料打造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三法訣—換骨,此階段需要引天地靈元衝撞渾身根骨,目前只是竅穴境的方易,不得不停下修煉。
今日,方易便約好張遠一起去一趟經書樓,七大主峰相環而繞,取於“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書涯樓,坐落在七峰之中,有四層樓。
書涯樓隱於一座矮山中,青山綠水潺潺悅耳,頗有一種世外桃源之感,並沒有方易想象中的那麼神秘不可觀或者雄偉戒備森嚴,只是一座爬滿長青藤,屋瓦上堆滿了秋葉的小庭院。
書涯樓的翹簷雕刻有瑞獸,橫樑有山水萬鳥紋路,一樓寬闊無比,能同時容納上千修士之多,方易進去之後,發現來此觀道藏術經的人其實並不多。
只要是入流的門派,皆有自己的藏書樓,收藏著殘篇功法、古老法訣、修道心得、道藏術法一應俱全,門派弟子可以隨心觀看,但是也有一些重要書樓可不是隨便就能進入,有重權長老、名宿守候。
書樓門口有弟子在那,這是來此做苦力賺靈元石,張遠拿出一塊太玄峰玉佩,那個人仔仔細細確認之後,放方易他們進去。
“一樓收藏著天文經、殘篇功法、低階道書,一些門中名人修行心得,還有一些散修遊記跟志怪書。”張遠顯然比較嫻熟。
“二三樓,還有四樓呢?”方易問道。
“二樓有宮中名宿長老的訣竅心得,也有世族巨家的秘傳功法,不傳於世間的古秘。三樓,能進此樓的人,皆是未來峰主人選,此樓有每個時代的峰主修煉心得,還有一些赫赫有名的門派功法,巨家不傳秘術,最重要的是有上古萬古時期的秘密。而第四樓,那是每代宮主才能夠進入,是太清宮禁地,擅闖者死。”
這書涯樓外表雖然古老,但是樓內整潔乾淨,特別是書架是採用佳春木,能夠儲存經書不受歲月侵蝕。
長青燈懸浮在樓樑上,輝輝發亮,整體透發著一股濃厚的古意。
“七師兄,我去這邊看看。”方易道。
“去吧!日落前我去找你。”張遠擺擺手,拿起一本名人心得,低頭品觀。
在一本名叫《天下志》的典籍中,方易看到大東仙洲的地貌天文,還有其他三洲,分別為極西娑洲、南昆靈洲、北冥浩洲,只因四洲無邊無疆,地擴無量,曾有大修士橫渡大東仙洲,足足駕虹飛了十年之久,所以四大靈洲也被稱為四座天下。
看到了南昆靈洲詳細墨筆,那座天下能看到人與鬼神精怪,妖物異族和魑魅魍魎等共存於世,相對其他三座天下,南昆靈洲的仙府林立,魔窟、妖山和鬼谷更是不計其數,長年烽火滔天。
方易有過目不忘本領,看書的速度一如既往的快,若是張遠在此,落在他眼裡,方易就像是隨意拿起古經天書翻了一遍,又重新放回佳春木架子上,簡直不像是來此看書的樣子。
方易拿起一本《竅穴道藏》,寫著武夫竅穴境,為何此境歸納在修行境中?名為孔孟的賢者名人解答,三百六十五座城池,王朝興盛千世,便是這三百六十五城池決定,城池鞏固就能抵擋出敵國次次衝擊,若是城牆矮小,就會被鐵騎摧枯拉朽攻破。
這敵國之意,是遊蕩在天下間妙不可言的靈元,也是外物寶器之說,也有修士捉對廝殺之意。
方易嘩啦啦翻看著竅穴道藏古書,從拿起再到放回去,不過二十八息時間,最後他閉目消化一番。
他又拿起其他道藏古經觀看,十九息時間,又放回去,又是一本,嘩啦啦翻書聲,像是找書的方易接連翻了三十九本古經天書。
方易不知道他自己,已經引起了三樓上一位藍衫白髮老人注意。
“他來了,咦!有趣的小傢伙!”
(本章完)
喜歡太鼎請大家收藏:()太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