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邊城城外,一行車隊,井然有序,踏雪而來。
欽差大臣的到來,是為大事,即便夜色已深,也驚動了這城中大小官員。
陸寒山與當地知府知縣,以及下屬一眾人,匆匆趕來,前後腳抵達。
幾番官場寒暄過後,知府大人提議,“今日夜色已深,下官已經為兩位大人準備好居所,不如今夜休整一夜,明日再行公事?”
吳徵一貫面無表情,不做答覆。
李開言卻不肯,說是此時事關重大,陛下賞他尚方寶劍,便是為了他行公事時,暢通無阻。
說得為國為民為陛下,場中諸人,卻也有許多明白人,如此冠冕堂皇的話,說說而已。
但無論是這些人中,說得上話的,說不上話的,全當做不知內裡深意,只又一番稱讚:
“兩位大人憂國憂民,實乃我大慶國朝的樑柱。”
李開言擺手稱不敢當,都是為了陛下為了百姓做事而已,既然是要行公事,那就要請太子殿下前來商問。
但這話一出,場下諸多之人,卻沒有人敢接話了。
知府大人看了看天色,這都已經快子夜時分了,那邊太子殿下早已經就寢。
他面上不顯,心裡卻把李開言狠狠罵一頓,姓李的倒是擺足了憂國憂民的心意,卻要把得罪太子爺的事情,扔個他們一眾下屬去做。
誰又都不是傻子。
太子乃儲君,就算是真的犯了事情,也不是他們這些外放的地方官能夠輕易得罪的。
有本事讓這姓李的自己去把太子爺從寢塌上“請”出來。
可李開言是剛到這裡的。
而這場中,能夠去“請”太子爺的,也只有他和陸寒山兩個人。
陸寒山悶葫蘆一樣從頭到尾不吭聲,站在一旁充木頭樁子……草!都是些心眼兒七轉八彎的玩意兒!
隨著時間一點一點過去,知府大人站不住了,他再不表態,再不說話,那就說不過去了。
心中自有小九九,一抬頭,笑容和氣地望向一旁陸寒山:
“李大人何不問問陸將軍,陸將軍比下官比起,要與太子殿下相熟。”
李開言不作表態,之一雙眼,含笑微眯著,撩撩望向那身材高大魁梧的陸寒山。
這知府大人打的禍水東引的好主意,只可惜,人家根本不入坑,
陸寒山搖搖回望過去一眼,言辭精簡,甕聲道三個字:
“我不急。”
知府心中差點罵娘……你不急,好像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