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城的城門,向來是人客不缺。
即使是冬天裡,也不清閒。
“老爺,咱們終於進京了。”一個小廝,鞍前馬後,對前面的主人家說道。
“走吧,該拜訪舊人了。”
一行人,連同車馬一起,先是往一家店子去的。
把一堆繁瑣的東西都安置了下來,才往柳南巷子去。
一陣敲門聲,不急不緩,自從萬氏摔了後,家裡好像死氣沉沉,連大山沒有白天黑夜的守在床榻邊,當家的大娘子也不知整日往外跑什麼。
張二魚一邊喊著“來了來了”,一邊拉開了院門。
這一下,門外門內的人,頓時就熱鬧了起來。
張二魚看著來人,差點兒要哭了出來,激動得向著院子裡喊道:
“大娘子,快來看看,誰來了。”
他激動得連聲音都在顫抖,連鳳丫今日難得在家,聽到聲音,走了出來。
搖搖幾步,就看到了門外站著的人。
驚呼一聲:“九爺?”
安九爺笑意盈盈,“舊人來,大娘子不請我進去坐坐喝杯茶水?”
“沒道是九爺來了,快,張二魚,去沏茶來。”一邊迎了上去:“九爺快進來。”
安九爺一身貂皮大襖,踱步走進了院子了,這時,連鳳丫才看見,他身後還跟著人。
“鄭三娘子?”那婦人正是她在淮安城中莊子上的管事娘子,鄭三娘,“怎麼?”她看看鄭三娘又看看安九爺。
眼中露出詢問:這二人是湊巧碰到一起?
安九爺笑呵呵著,“自你走後,淮安的一些事情,就是鄭三娘子和老夫接頭。
前不久,鄭三娘子來找老夫借車馬,安排船隻,老夫這才知道,你讓鄭三娘子進京來的事情。
老夫也是有事要進京,順道就一路來了。”
一番解釋,清楚明白。
連鳳丫心裡卻在想著另一件事,此刻她與鄭三娘有其他的話,需要問一問,只叫了謝九刀:
“快把安九爺迎到廳堂去。我這邊換件衣裳就過來作陪。”
謝九刀從善如流,知她並不是去換衣裳,是有其他事情,比安九爺的到來更重要,說換衣裳的話,是說給安九爺聽的。
鄭三娘福至心靈,“我陪當家的一起去。”
說著便跟了上去。
安九爺望著那匆匆離去的背影,也沒生氣,只和謝九刀一起往廳堂去,有一句沒一句的搭著話。
而那邊
連鳳丫和鄭三娘一進屋,就問起了另一件事:“這次上京來,帶的貨物呢?”
鄭三娘說道:
“聽當家的話,問安九爺借的車船,莊子上的東西,足足裝了兩貨船,
東西太多,只好先安置在了安九爺名下一處店裡。”
又與連鳳丫細細說了半刻鐘,連鳳丫這才知道,京都城中,大名鼎鼎的簡居樓,傳聞幕後有個神秘的東家,“倒是沒有想到,安九爺手眼通天,京都城的簡居樓,是他的。”
鄭三娘感慨:“是呀,奴這次進京,才知道,這世道廣袤,原還以為淮安城已經富庶無比。這一對比,才曉得,從前是坐井觀天。”
這邊說著話,連鳳丫手腳迅速地換了一件暖色衣裳:“走,跟我去見見幫了大忙的安九爺。”
前院的廳堂,安九爺喝著茶水,連鳳丫已經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