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會有那一日!
連鳳丫所求,不過是不願意被人隨意欺凌,不願意委曲求全,
我——連鳳丫生是大慶的人,死是大慶的魂。
大慶好了,我才能好。”
老者目光依舊尖銳,犀利無比的落在她的身上,那雙閱盡千帆的老眼,是歷經世事後的智慧,“願你不忘初心。”
那滅頂的威壓,漸漸地才消退了去。
很多年後,這位當朝太傅,位列三公,位高權重的老人,彌留之際,最後的清醒,卻是今日這書房的一幕,老者離開得很安詳,嘴角是一抹興味的淺笑。
無人知,老者人生最後的慶幸這一日是他今生做過最正確的選擇。
魏成玄是個老謀深算的人,官場之中,不失圓滑,卻又固本底線。
靜觀老太傅的神色變化,又身臨這一幕現場。
袖中手,驀地一握,已然,有了決定。
“淮安境內,確實有些不良風氣,近二年裡,新增賭坊又多許多家,如此下去,的確不好。
如賭坊這種晦暗之地,本府深覺,需要遏制。”
連鳳丫眼中亮芒一閃即逝,隨即淺笑對望:
“魏大人深謀遠慮,為民除害,民婦願帶頭捐贈白銀兩千兩,在淮安境內各鎮建立私塾,
舉凡平頭百姓家,適齡學童,有意讀書識字者,皆可入學。
另外,民婦每年捐贈出兩百兩白銀,所入學平頭百姓家中的學子,皆可免去學雜費用,聘用教書先生的費用,皆從此中出,官府代為管理發放。
不知,魏大人以為何?”
魏成玄豁然抬頭,眼中難掩驚喜……這可大好,原,若整頓賭坊,必然得罪很多人。
雖說,有這“南水北調”,或可斡旋。
但這“南水北調”,卻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極易發生變故。
雖以當今天子為政精明,內政修明,勵精圖治,又愛民如子,想來這件事情的利弊,當今聖上聖眼明察秋毫,心中丘壑,必然全力促成“南水北調”之事。
但也難保他魏成玄因整頓這淮安境內賭坊而得罪之人過多,最終給他扣下一頂又一頂莫須有的帽子。
若革除掉賭坊,同時推進淮安境內私塾成立,
一邊是一處處烏煙瘴氣的賭坊被關門大吉,
一邊是專為平民百姓讀書識字的私塾,雨後春筍一樣冒出……兩相對比,誰也看得出,此事好壞。
便是心裡再憎恨他魏成玄,也只能咬牙吞下去。
再者,推掉賭坊,此事也必然有人阻攔,有人不贊成,但建立學府私塾,教化百姓,此事,當今聖上一定是欣然贊成。
如此,兩樁大事,南水北調和建立私塾,他魏成玄也就算是入了龍眼了。
“如此,甚好。”他道,只是不知桌案後那女子是有心還是無意,這番提議,在此時提出,簡直是幫了他的大忙,瞌睡裡送枕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似給他都算好一般……魏成玄越發覺得這不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