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代價是多少還尚未得知,但這次指揮進攻的奧斯王國指揮官,認為自己的部隊能夠承受住。
畢竟他們的兵力是天漢國軍的7倍,在這樣的優勢下還打不下這處中轉站,他都可以槍斃自己了。
然而幾次嘗試進攻,都被天漢國兩個旅也擊退,他們的兵力雖然遠低於來襲奧斯王國軍隊,但他們身處的中轉站經過簡單修建,建造不少的碉堡。
各個碉堡把守著必經之路,前方又是一片平原,想要沖進來,必須面對這些碉堡,只需要架上數挺重機槍,就可以將來犯的敵軍打退。
想要攻下碉堡,只能拿出重火力武器,將碉堡直接炸毀。
奧斯王國目前可沒有什麼重火力武器,他們軍隊裝備的火炮還很落後,射程非常的短,威力又不大。
想要靠火炮將一座碉堡摧毀,至少也要經過一輪轟炸,這段時間足夠駐紮在平鮮的炮兵營反擊。
接連不斷的巨響從駐紮在平鮮的炮兵營響起,一枚枚炮彈從空中飛了過來,將奧斯王國為數不多的炮兵部隊給重創。
遭受這樣的嚴重的損失,他們不敢在隨意開炮,免得又被定位。
不過有炮兵不用,奧斯王國軍隊還沒有膽小到這種地步,時不時來一次火炮支援,然後迅速轉移位置。
這種方式的確能夠減少損失,但對天漢國軍造成的損失非常有限。
久攻不下,奧斯王國的指揮官只好派出敢死隊,企圖將炸藥包扔進天漢國的碉堡裡面,摧毀有碉堡所建立的防線。
當然,想要不被發現靠近碉堡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敢死隊需要視死如歸的勇氣。
這樣計程車兵在奧斯王國軍隊中不是很多,但以前更少,這次還是透過改革,才招到了一些。
派出敢死隊只是一方面,同時奧斯王國軍隊也在拼命挖戰壕,用這樣的方式慢慢靠近。
本來他們不打算用這種速度最慢的進攻方式,可天漢國軍的防線太牢固,集團沖鋒損失非常大。
就算最後能夠攻下平鮮,他們恐怕也剩不了多少可戰之兵,要知他們的目的是切斷天漢國軍的補給線,佔領平鮮時間越長就越有利。
經過數個小時的挖掘,奧斯王國的戰壕終於來到了天漢國軍碉堡的邊緣,距離不過十幾米。
再往前一點,碉堡裡面的天漢士兵就能看到他們,他們也付出了不小的傷亡。
現在該敢死隊上場,他們個個身懷著炸藥包,如果給他們一個機會,就能夠讓敵人付出慘痛的代價。
槍聲和火炮聲再次響起,為了掩護敢死隊,奧斯王國的炮兵部隊甚至不惜暴露自身的位置。
他們為此遭到了天漢國炮兵營的鎖定,雙方交鋒這麼久,炮兵營也有些不耐煩。
找到位置之後,二話不說,直接開始轟炸。
這次奧斯王國的炮兵部隊沒有之前的好運氣,撤退的時間晚了一步,炮兵們只看到一枚枚炮彈向自己飛了過來,卻沒有任何可以躲避的地方。
數聲爆炸響起,奧斯王國的炮兵陣地被炸開花,炮彈爆炸時的沖擊波還有彈片,把他們全部都給殺死,如此近了範圍,沒有任何一個人逃出去。
這一輪轟炸,也代表來襲的奧斯王國軍隊失去了自己最後一支炮兵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