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國家商行建立後,正式開啟了中地王國的市場,掠奪原料,推銷商品,以獲取高額利潤。
能這麼順利,一方面是中地王國的貴族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另一方面林曉又下了不小的功夫。
他推銷的商品可是中地王國沒有的,尤其是那些奢侈品,比如說紙張書本還有筆。
這些中地王國製造的技術還不成熟,造價昂貴,能選擇更加便宜的他們自然願意。
除了這些,簡單機械手錶,更是在貴族圈裡賣得火熱,這種商品他們從來也沒有見過。
而且還有一定的實用性,更重要的是身份的象徵,不買一個都不好意思出門。
肥皂玻璃腳踏車等等,也相繼出爐,在中地王國不斷的掠奪財富。
這種隱性的掠奪,遠比戰爭要強很多,畢竟打仗也是要花錢的,戰敗血虧,戰勝也不一定能賺回來。
林曉對天漢國的軍力還是很自信,但他也不好戰,能用錢解決的事情,何必動手動腳。
透過經商,他一波下來賺翻,同時也讓中地王國警惕起來。
他們購買過來的商品好用是好用,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這就導致他們發展減緩,畢竟原材料全部都賣了出去,拿什麼東西建設。
不僅如此,天漢國的商品直接沖擊了中地王國的市場,導致不少作坊倒閉。
其它方面還好,填補了空白,可紡織業等,就遭到了嚴重的打擊。
天漢國販賣的衣物不僅穿起來舒服好看,價格還不高,連平民都買得起。
這樣一來,本土的紡織業所製造衣物就賣不出,只能虧本販賣,賣一件賠一件。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想倒閉都很困難。
貴族可不管倒閉不倒閉,但這些作坊倒閉,他們的稅收就少了一個來源,這是他們不能容忍的。
貴族只好聯合起來,重新制定法案,設立了關稅這個概念,天漢國再想在這裡同時,就要繳納高昂的關稅。
這就讓販賣進中地王國的商品價格高了不少,超出了不少人的承受能力,只能購買本土的商品。
加上貴族對天漢國很有強的敵意,直接宣傳起來,全民抵制這些商品。
天漢國國家商行,也就是天漢商行賺的錢自然就減少了很多,掠奪資源的速度遠不及一開始。
天漢國還不能吃下自己製造的這麼多商品,只能開闢新的市場。
奧斯王國直接就成為了林曉的目標,只要市場夠多,每個市場就算吃下的不多,也是能夠接受的。
不過讓林曉沒有想到的是,奧斯王國已經設立了關稅,但他們的關稅沒有中地王國那麼高。
也沒有全面抵制的情況,還可以讓林曉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