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限的生命中,有多少人來了又走,不斷的相識,又不斷的別離。有些人,在回憶中,留下了點點滴滴,而有些人,則如過客一般,隨風而逝。
張非結婚的當天,除了邀請親朋好友以外,只通知了一個人——張明。
在張非看來,這個大學一畢業就嫁人的同學,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悄無聲息的去關注一下他的動態。可是真的等到了結婚的那天,接受邀請的張明卻始終沒有來。
他知道,她還沒有放下。
從那以後,張明再也沒有去關注過張非的動態。
兩個人,也徹底的成為陌生世界裡的兩個人,她是他青春的遺憾,他始終是她得不到的人。
張非結婚的訊息,沒有告知常麗、沒有通知王思思,也不敢告訴王心,而秦琴早已不再聯絡...
常麗比張非結婚早一兩年,老公是常麗的男同事,在張非有限的記憶裡,應該算是交往的第四個物件。
只有張非這種厚顏無恥的人,才會在別人新婚祝福的時候,送上一段祝福吧。
不是他真的臉皮厚,只是他更加釋然了。
可他卻沒有收到常麗的祝福。
而王思思,早已身為人母。曾經以為喜歡的死去活來的人,等到有一天,終於可以在一起的時候,才發現,並沒有真的那麼喜歡。而她最後,也沒有嫁給愛情。經歷過戀愛的挫折,遭受過異性的玩弄,也讓王思思沉穩了許多。在婚後的生活裡,她不再是那個花裡胡哨、胡亂交友的姑娘,只是一個簡簡單單,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賢內助。
如果生命,還有一種遺憾,那就是,曾經相愛的人,沒有走下去。王心也成了張非說不出口的一種痛,但是卻又無可奈何。
畢竟過去了的人和事,早已物是人非。
張非曾經問過王心,這幾年來是否交往過,王心表示她一直單身。
張非記得王心說過的一句話,寧缺毋濫。
兜兜轉轉,張非好像經歷了很多人,許多事。可是最後仔細一想,卻發現,在無形之中,他還是做到了王心所說的寧缺毋濫。
王心知道張非結婚了,但是張非卻不敢說出口,至少在愛情的回憶裡,保留一些美好的片段,總比突然間的暴擊,來的更加溫和有力。
張非才發現,不管是情感,還是婚姻,都是一座圍城。
就像多年前他看過錢鍾書先生寫的《圍城》。
可張非不是方鴻漸,多次的情感挫折,也讓張非更加清醒。
一個人,總是需要自省。只有自省,才會成長,才能成熟。
數月後...
恰逢農曆新年,張非看了看昔日舊友,想起了曾經的那些人、那些事。
他才發現,這些曾經毫無瓜葛的人,機緣巧合之下來到某一座城市,然後產生了一些交集和故事,最後又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選擇分離。
大年三十的晚上,張非向通訊錄裡的所有親朋好友都一一送上了一份新春祝福:
「
張非:新年快樂!張非再此祝您兔年大吉大利,財源滾滾,身體健康,闔家歡樂!兔年大展宏兔~
」
很多的朋友,都是很客套的一一進行回覆,而令張非印象最深的是兩個朋友的回覆。
讓他對著螢幕久久不能釋懷。
「
朋友a:謝謝你還記得我!也祝你兔年快樂。
朋友b:哇!新年收到你的祝福,真的很意外,謝謝你還記得我!
...
」
張非仔細想了一想,這些人上一次聯絡,還是十年前。
那些一面之緣的人,或者曾經有過交集的人,茫茫人海,也許再見,會是再也不見。一聲問候,一句祝福,簡短交流,好似回到了初見。
趙忠、錢華、李英、孫永和宋寶等人早已成家有子,而和張非相似的人只有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