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啊,準備考職高。”數學老師韓老師此時插上話來。
張非扭過頭,看到了背後捅刀子的人。
“你是不是打算考三中啊?”
“三中也挺好的。”張非道。
“我怕你連職高都考不上!”此時發怒的萬老師道。
“職高還是綽綽有餘的。”張非解釋道。
“你就這點出息嗎?”萬老師道。
“嗯嗯,我就這點出息。”張非道。
“那你真的是沒救了,扶不起來的豬大腸。”萬老師氣吼吼的說道,“那你可以走了,你就好好玩吧。”
“好的,萬老師再見。”張非道。
...
有時候,人需要被鞭策和諷刺,才知道什麼叫自尊;有時候,人需要被鼓勵和支援,才知道什麼叫自信;有時候,人需要被磨礪和捶打,才知道什麼叫做自強。
張非滿懷憧憬的踏上前往一中的汽車,看著窗外的風景,過去彷彿接在眼前,未來似乎唾手可得。
由於行李太多,張非和吳華駐足片刻後,便從校門口徑直入內,報完名後找到學生宿舍安頓下來,這是張非第一次離家住宿。
群居的生活,總是缺少私人空間,卻往往多了一份躁動和青春的氣息。來學校之前,吳華就千叮嚀,萬囑咐,搞好同學關係,凡是換位思考,但是真實的情況又是什麼樣,他不得而知。
張非與母親吳華剛到六樓宿舍,就發現一個年輕的小夥正在鋪床鋪,這個小夥看起來很精神但表情略微嚴肅,臉上還長著青春痘。
小夥看到張非與吳華後,便停下手頭上的活兒,主動問道:“阿姨您好,我叫龐鵬,您的孩子也是在這個宿舍嗎?”
吳華笑道:“小龐你好,我是張非的媽媽,他也和你一間宿舍,你是一個人來的嗎,怎麼沒有看到你的父母呢?”
龐鵬一本正經的解釋道:“我是一個人來的,我家住在龐家村,我父母在外打工,他們沒有時間來陪我報到,所以我就一個人來了,再加上我小時候經常住校,已經習慣了。”
吳華看了看張非,說:“你看看小龐,一個人都這麼獨立了,你在看看你,這麼近都不敢一個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非忿忿不平道:“那誰讓咱家離中學這麼近呢,要是離得遠我也會住校啊!”
吳華道:“那你就好好住校吧,慢慢學會獨立和適應起來。”
隨後吳華又看了看龐鵬,說:“小龐,你很厲害,看看我們家張非,都這麼大了,還不省心,非要我陪他一起過來!你們一個宿舍的,又是同窗,以後要相互照顧,相互幫助!”
“阿姨,您說的是,我們作為同學又是室友,相互幫助是應該的。”
...
安頓下來以後,吳華就和張非道了別。
張非看著吳華的背影,有一種依依不捨的感覺,從小到大,張非從來沒有離家這麼遠,猶如生活在溫室裡的花朵一般,被父母一直保護著。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才明白,人生有很多的路,需要自己學會一個人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