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盟和陳諾回北冀,已經是十天以後的事了。
臨走那天,張盟的父母給兩人帶了不少特產,都是自己地裡剛產出來的,什麼水果,新鮮的蔬菜,乾果核桃什麼,塞了滿滿一車。
不僅如此,就連著兩天和張盟陳諾處的很好的領居們也來送他們了。
這裡沒家人地裡種的都不大一樣,尤其水果,比如草莓這些,在城裡又昂貴又不一定能買到特別好吃口味的水果,領居們就搬過來了兩大箱。
“都是早上剛摘的,我們挑了最好最大的給你們,剩下的裝車了,你們帶回去給大家嚐嚐鮮。”
“還有車厘子,大棚裡剛剛產的第一批,新鮮著呢,超級甜。”
村子裡出了張盟這麼個有出息的孩子,大家本就開心,再加上張盟這些年對外宣傳家鄉的特產,這讓他們這些種了一輩子地的人,也知道了原來自己的種的東西可以賣那麼多錢。
能讓他們發家致富的,就是他們的恩人。
所以張盟一家人在村裡的地位相對來說比較高,且他們家的房子放眼望去都是整個村落修建的最好的。
陳諾沒想到自己和張盟要離開,能引來這麼一大幫人送行,還拿著那麼多東西。
十分感激的同時,想著他們的種這些也不容易,不想佔便宜,要他們留著自己賣錢,婉拒不過後又要給錢買。
這把來送東西的鄉親們弄的有點不高興了。
張盟忙完家裡的出來看到這些,就走過去大大方方的收下了他們送來的東西,剛才還有些失落的鄰居們一下又開心了。
“這就對了嘛,都說窮家富路,現在咱們生活好了,該帶的好東西就應該帶著。”
陳諾有些不解。
張盟給他解釋道:“這就是村裡的風俗,誰家要有外出遠行的人,周圍人多少都會送一些東西過來,這麼多年大家都互相幫襯著,你要是不收,反而會讓他們覺得是瞧不起他們。”
“原來是這樣啊!”
瞭解了前因後果,陳諾對後來送東西的人也就不客氣了,大大方方的手下,然後大大方方的道謝。
她趁著張盟和鄉親們說話的時間,將現場以及塞了滿滿一車的東西拍了個影片,給自己的父母發了過去。
他們對張盟很滿意沒錯,但是對於張盟的家庭出身,多多少少還是有些顧及的。
“爸媽你們看,張盟的鄰居們都好熱情,給我們送了這麼多東西,車後座上都塞滿了。”她一邊拍一邊說。
這樣的熱情,一直生活在大都市裡的陳父陳母自然是沒有見過的。
“這就是回趟家,怎麼弄的跟要出國遠征似的,這也太客氣了。”陳媽媽驚訝不已。
“張盟說這就是他們這裡的習俗,而且媽媽,這些水果可都是我們在城裡花錢都不一定能買到的,新鮮,有好吃。”
“看出來了,顏色都和超市裡賣的不一樣。”
陳媽媽看著影片裡的東西,和女兒語音聊了兩句,忽然就覺得張盟這麼優秀,也不可能只是因為在城市裡呆過有出國過才這麼優秀的。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他能這樣出類拔萃,聰慧優秀,定然也是從小受周圍環境的影響。
“這還擔心什麼,張盟這孩子,沒得挑了!”
陳爸爸看到老婆和女兒說話,知道她心裡在顧念什麼,仔細給他分析了一番後,下了個結論。
“是啊,還挑什麼呢!”
最為擔心女兒的陳媽媽,現在也是笑靨如花,她的寶貝女兒,應該是找到了最適合她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