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墨家這種有著歷史悠久的名門,“祭祀”是比什麼都重要的傳統。
逢年過節,分散在外地的分家都會不遠萬里趕回來。在本家的主持下下大家會共同祭拜先祖或是神明,這是從古老的過去開始就定下來的規矩。
當然,和大年三十、冬至或是元宵清明隆重不同,七夕不過是傳統中比較薄弱的一節。
可即便如此,墨家每年都會做足準備。不僅會在本家的後山祭拜七星娘娘,還會專門派人到鄰近的鄉鎮主持祭拜的儀式。
透過長達千年之久的祭祀與互動,墨家從土地和當地的人們那兒獲得了饋贈。這並非是天賦或是靈氣層次上的恩澤,是在那之上的——
存在於此的證明。
所謂術式,即為約定俗成。
——————
從一大早開始,整個墨家就陷入忙碌狀態。大人們忙裡忙外的奔波著,有的是在收拾和整理祭拜的物品,有的則是跑到廚房裡幫忙。
今年除了若愚三人外,墨家本家和分家加起來共有四位適齡的少女。即是說這一次共有七位少女需要梳妝打扮、拜祭七星娘娘。
“七”自古以來便是女子之數。女子以七為一週期,逢七而變,七七而盡。而“七”這個數字又指西方,所以七七相遇,應該是結束中的誕生。
對於守舊的傳統世家而言,對於“七”的重視,也意味著對家族裡女子的重視。
彩兒和此方兩人能這麼容易『插』入墨家的祭拜儀式,大抵是因為加上兩人便能湊成“七”。
然而——
雖然彩兒兩人的加入會讓七夕祭拜的寓意更好,但無端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也是事實。
“那個,需要我幫忙……”
“不不不,完不需要。東籬小姐你今天就好好坐在這兒,我們會幫你準備妥當的。”
本來就因為外派而缺乏人手,因為兩人的加入變得更加忙碌。此方可以面不改『色』樂呵呵坐在鏡子前化妝,彩兒卻有些受不了。
“真是的,這不就是在給別人添麻煩嗎?”
“有什麼所謂啦。啊……阿姨,你能幫我去打點清水來嗎?”
“心雨姑姑,我想吃布丁。”
“來嘞。”聽著兩人說話,在一邊忙碌的大人立刻就把水和布丁帶來。此方眯著眼道謝,若愚也『露』出幸福的表情。
“家裡有好看的胭脂嗎?”
“有喔。”
“心雨姑姑我還要布丁。”
“好好好。”
“阿姨今晚能帶我去鎮子裡玩嗎?”
“心雨姑姑我想吃。”
“這個就——”聽到兩人這話,若愚的姑姑墨心雨看上去有點犯難。若愚的雙親因為工作和個人的緣故並沒有參加這次祭拜,他們將若愚的事情權委託給了墨心雨。
但她自己今晚本來就有約,帶上這些女孩的話,恐怕有些不方便。
“抱歉抱歉,我可能稍微有些淘氣過頭了。若愚你也該道歉喔。抱歉了,心雨阿姨。……生氣了嗎?”
“沒有窩。我只是……”
“對不起心雨姑姑。”
對於這位年輕姑姑而言,一年都沒能見幾次的她自然疼愛若愚。原本就有些溺愛這個小孩,現在更是——
“這樣吧,我今晚開車送你們吧。”
“yeah!”
“太愛你了,心雨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