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用手一指張翠翠,“她昨天捐紅的時候,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才確定我沒有走錯。”
張翠翠這次被點名,點的有點莫名其妙。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張旦旦看出李元愁容滿面,似乎是遇到了什麼難事,正廳里人多嘴雜的,張旦旦連忙邀請李元,
“李大人,我們到旁廳一敘,有什麼事,我們慢慢說。”
李元連忙跟上,兩人落座,張旦旦倒了茶水,李元喝了幾口,這才娓娓道來。
原來,李元本是張之洞張大人的同鄉,現在作為張之洞的門生住在張大人的府上,幫主張之洞處理一些雜物。
此時張之洞官至正一品,任湖光總督,兼任署理兩江總督,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張之洞是真正的務實派,每日都是日理萬機的,而府上的一些雜事都統統交給李元這些門生打理,就比方說今天典當借錢的這些事情。
本來,今日李元質押了兩隻箱子,一隻典當五百兩銀子,兩隻一千兩正好。
可是沒有想到的是。
張旦旦卻自作聰明的多給了二百兩。
這一下本來也是不要緊的。
偏巧今日的總督府主管財務入庫的賬房先生是一個替班的領導,他不僅對於財務的數目的問題一絲不苟,而且還喜歡到張之洞張大人的面前去告狀。
就這樣,金銀往來賬務數目不對的罪名安到了李元的身上。
張之洞原本非常欣賞李元這孩子的辦事能力,
今天事有不巧,湖廣開辦鋼鐵廠的事情進行的非常不順利,
所以李元去典當借銀多出貳佰兩銀子一事,屬於正好撞槍口上了。
張之洞為官多年將自己的苦心經營的清廉形象看的比什麼都要重,可不能因為家中下人的一些失誤,而導致名節受損,那樣可就太得不償失了。
因此,張之洞當即將李元臭罵一頓,也不聽其解釋,只命李元將給他多餘銀子的人帶到府上來過問。
這才使得李元不得不來到青雲山票號,找上門來,想來邀請張旦旦到總督府去問話。
這等的事情,在一般人看來,恐怕擔驚受怕,心有忐忑。
但是在張旦旦看來,卻是天大的好事。
多少人想要見上一見張之洞張大人都沒有機會,而他張旦旦卻是得來全不費工夫,機會反而主動的找上門來。
有了這樣的好機會,張旦旦就可以把心目中對於商業版圖的大膽想法,完全的講述給張之洞,萬一能夠打動到張之洞這樣的高官,今後青雲山票號的發展豈不就是飛黃騰達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把握住這次機會,一定要把握住這次機會。
“李大人,這多出的二百兩本來是我想請李大人和幾位官差一起喝茶的。可是沒有想到竟然會害的李大人受了冤枉。真是罪過,罪過。這事純屬是個誤會,是誤會。我這就陪同李大人前往總督府,一定幫李大人把事情說清楚。一定能夠說清楚的。”
“如果能說清楚那就甚好,拜託了。”
李元憂心忡忡的說到。
張旦旦想了一下,叫櫃上的給自己開出了兩張五千兩的銀票,又提了那隻裝有鳳冠的小箱子。
禮多人不怪。
然後,便跟隨李元等人,一起前往總督府去了。
這總督府裡戒備森嚴,看上去確實很有些恢弘氣派,肅穆莊嚴。
張旦旦在門口的時候就被衛兵們的仔細的盤問搜查了很久,包括那隻裝有鳳冠的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