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宮澤禮和女兒宮澤妮娜也在學校表現不錯,並未受到校園暴力或者暴力他人。”
“綜合調查結果,所以當年的調查員給出了‘仇殺機率偏低’的結論。”
古雅人頓了頓。
有人舉手提問。
“古警部,您的意思是這個結論有問題?”
“不能說有問題,至少我認為過於武斷了。”
古雅人抬眼看提問者,是個俊秀的年輕人。
顴骨高、面骨下窄,側臉線條硬朗,看著就有點刻薄、不好相處的樣子。
最令人深刻的是,這個年輕人明明是男性,卻有一雙狹長的瑞鳳眼。
眉毛更是剃掉大部分,只有眉頭的半截,很像是“麻呂眉”的裝扮。
配上他那瘦削的臉型,像極了狐狸。
等等?
麻呂眉?
年輕警員的面相給古雅人很熟悉的感覺。
“抱歉,還未請教?”
“綾小路晴隆,京都府警,”他眉蹙,似笑非笑,“古警部,可是在我們京都府警相當有名啊!”
懂了。
這同樣也是古雅人扳倒京都議員的後遺症之一。
收穫名望的同時,也引起一部分京都府警的不滿。
一個外來者在我們地盤上大張旗鼓地調查腐敗?還鬥倒了一位議員?這算什麼?
諷刺我們京都府警?還是耀武揚威?這讓其他警察本部的人怎麼看我們京都府警?
不至於和古雅人反目成仇,但陰陽怪氣的敵意是少不了的。
更別說這個年輕人,一看就很像是貴族做派,說不定與議員們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冒昧問一下,您和綾小路文麿是什麼關係?”
“他是我堂哥。”
見兩人氣氛緩和些,組長趕忙說道:“古警部,還請繼續。”
古雅人點點頭,開口道:“請各位再看一下民眾提供的口供線索。”
“鄰居a:‘我最後一次看到宮澤一家是在12月30日下午,應該是18時左右,他們在千歲烏山車站前的超市買年貨,我和他們打了個招呼,他們一家四口看上去心情不錯’……”
“老師c:‘最近三個月總有一個可疑的男子在學校門口附近徘徊,大概是15點,放學的時候,就會一直在門口盯著孩子們看。像是上班族,看著像是30歲左右,身高大概在170’……”
“鄰居d:‘前兩週有一輛白色尼桑,經常在11點到15點之間停著,就在宮澤家草地前面的拐角’……”
古雅人一口氣唸了好幾條,停下來看著眾人。
綾小路晴隆疑惑道:“這不是很正常的口供?這明顯是有人在盯梢,符合有預謀作案的特徵。”
“嗯?古警部,難道你想說,有可能是僱兇殺人?所以大機率可能是宮澤家與人結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