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也沒了?”
“哎呦太可惜了啊!”
眾人痛心疾首,都叫了起來!
殊不知,景區管委會的人也都快哭了,看這些商人和專家的模樣,就能知道這茶葉絕對不是凡品了,而且他們之中有人剛剛也有幸嚐到了一些,那個味道現在還在腦中回味呢,可結果呢?他們全給承包出去了!什麼也沒剩!
訊息很快傳出去了!
專家茶商回去後都讚不絕口!
網友吃驚!
“什麼?”
“真有這麼好?”
“不可能吧?”
“怎麼不可能,茶葉協會的人都去當地考察過了!”
“原來大紅袍是真的啊?”
“那為什麼一直沒有人知道?”
“是啊,為什麼就《舌尖》欄目組的人知道?而且這大紅袍的名字到底是怎麼來的?誰起的名字啊?”
“我還是持懷疑態度,那幫專家和茶商不會是托兒吧?”
“怎麼會,這兩天已經有好幾撥茶商和愛茶人士慕名前去了!應該是真的!”
“可為啥就張燁知道啊?”
在事情發生的第三天,又有一個重大轉折出現了!
這個轉折,是連張燁都沒有想到的。
福建大學的一個搞歷史研究的教授,竟然從這個世界的一份珍貴的歷史資料中找到了關於大紅袍的記載,那是一份清朝的文獻,雖然有破損,也有嚴重缺失,但其中真真切切地記載著“武夷山”“大紅袍”“進貢”“皇帝”等字跡,因為資料缺失太多,上面也沒有寫明具體位置和相關細節,所以從來也沒有引起過任何人的重視!
這個發現是驚人的!
那教授將文獻照片貼到了網上,“張燁作為一個北大的副教授,在性格方面怎麼樣我不予評論,但在學識和嚴謹方面,我對張燁是信任,所以翻了很多資料,終於找到了佐證,現在完全可以證明,‘大紅袍’確有其茶,而且最早能追溯到清朝時期,從文獻上的隻言片語能看出來,跟《舌尖》上介紹的大紅袍母樹基本相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份資料在網上登時引起了驚濤駭浪!
茶商們瘋狂了!
專家們瘋狂了!
愛茶的人們瘋狂了!
“是真的啊!”
“我草,大紅袍是上貢的茶?”
“這麼有名?皇帝都喜歡喝?”
“牛逼啊!太牛逼了啊!”
“我了個靠!要不要這麼猛啊?”
“原來這大紅袍在古代這麼牛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