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十四頻道。
某一個工作間裡,張燁正在錄音。
“中國,自然地理的多樣變化,讓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們,享受到截然不同的豐富主食,從南到北,變化萬千的精製主食,不僅提供了人們身體所需的大量熱量,更影響了中國人對四季迴圈的感受,帶給人們豐饒、健康、充滿情趣的生活。”
“山西陳村,一個古老的村落……”
“主婦們最擅長製作麵食,他們把粉末製作的穀物,都稱之為面……”
隔音間裡,對著已經剪好了的片子,張燁憑著感覺,一句一句地配著音,眼神一絲不苟,語氣也是沉穩成熟,一聽就知道是故意壓低著嗓子將音調降下來,用他最厚實的聲線配合著影象。
瞭解張燁的人都知道,他以前的主持風格根本不是這樣的,相比之下,張燁展現出來的語言和嗓音風格更多的是輕快、幽默和那變態的語速,就算在錄《百家講壇》這種學術型節目的時候,他也沒有展現過這類沉穩的播音方式,原因很簡單,什麼節目用什麼播音風格,這是張燁早在傳媒大學的時候就修習過的最基本的課程和技巧。
綜藝節目?要幽默!
選秀節目?要明快!
訪談節目?要一針見血!
自然,紀錄片也有紀錄片的風格,不同紀錄片需要的風格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張燁才用瞭如今的聲線和聲調錄音,原封不動地將他那個世界原版的《舌尖》旁白風格保持了過來,張燁作為一個專業的播音主持人,也認為這種風格是最適合《舌尖》這個節目的整體表現的,如果再繼續他擅長的幽默風格也不是不能錄,但就太搶戲了,這片子的重點不是這些!
一口氣錄了三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末了,修修改改後,這三期差不多搞定了,看了一眼時間,也該吃飯了,張燁便出了隔音室,回了自己的辦公區。
眾人全在忙,沒有一個人提前去食堂。
哈齊齊立即彙報,“張導,宣傳工作都按計劃進行了,廣告也砸下去了。”
“效果怎麼樣?”張燁問道。
哈齊齊點頭,“還可以,咱們微博上的宣傳,熱度已經突破一萬了,轉發也有兩千多,還在增加。”
張燁道:“影片網站呢?”
哈齊齊說:“廣告都放下去了。”
“很好。”張燁道:“就按照這個宣傳強度搞。”
“明白,就是咱們的製作經費不夠了,廣告這邊可能有缺口。”哈齊齊猶豫道。
閆總監撥給他們的一千萬,回來的時候幾乎就沒剩下多少了,第一天的宣傳扔出去,更是見了底,這種宣傳有多少錢都不夠花的。
張燁嗯了一聲,“我已經跟閆總監說過了,宣傳上的費用咱們頻道會給咱們撥一部分,足夠宣傳到十二月份了,咱們是紀錄片,也不用像綜藝節目那般鋪天蓋地地投廣告,也沒必要,就按照我定下的廣告強度投就可以。”
可這時,閆天飛的秘書突然臉色難看地快步走進了他們的辦公區。
“張導!”秘書道。
張燁一怔,感覺有事,“怎麼了?”
秘書黑著臉道:“閆總監讓我跟您說一聲,廣告費的事,泡湯了!”
“泡湯了?”張燁不明白。
其他《舌尖》欄目組的人也紛紛望過來。
“出什麼事了?”
“為什麼啊?”
“閆總監不是讓我們花光了一千萬再回來麼?所以我們才什麼都沒剩下,宣傳要是泡湯,那我們怎麼宣傳啊?怎麼播出啊?”
宣傳有多重要,誰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