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他!張燁老師的詩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啊!”
“王水新,這不是昨天報紙上還報道過資助一個失學兒童的那人嗎?他好像也是詩人吧?我記得上學的時候課本上有他的《一切》。”
“《一切》算個屁!你沒聽過張燁老師的《這也是一切》吧?就是反駁王水新的!現在又出一首啊!”
“《有的人》寫的太棒了!”
“是啊,聽著真他媽過癮!”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經典啊!太經典了!也就張燁老師這種文學水平的人能寫出這種話啊!”
“支援張燁!罵死那個王水新!”
“讓王水新下臺!追究他的法律責任!給魏爸爸償命!”
“對,給魏爸爸償命!把這種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人弄下去!還找報社報導他自己資助孩子的事?才資助了一個人就滿世界宣揚!你姓王就那麼想不朽?可笑!人民會把你摔垮的!張燁老師這首詩真的太恰到好處了!把魏爸爸的善良和王水新的醜惡對比的淋漓盡致!”
“不用人民摔垮他了,張燁這一首《有的人》就把他名聲給寫臭了!以後誰提起《有的人》來,可能很多年以後大家從課本上或從書卷上讀到這首必定會流傳千古的詩,也都會想起這個典故,想起兩個人,一個是魏爸爸,一個是王水新!他姓王的還想名揚千古?遺臭萬年還差不多!”
“王水新這種人不得好死!”
“是的!張老師說的真好!他這種人活著!其實已經死了!”
在這首偉大詩篇的襯托下,王水新惹了眾怒,大家紛紛群起而攻之,眾人之所以這麼惱火的原因,其中有一部分是王水新真的幹了混蛋事,更大一部分卻是因為張燁的《有的人》,是這首偉大之作點燃了群眾們的怒火。張燁曾經引用他那個世界諾貝爾獎得主莫言的話說過——文學的用處,可能就是它的沒有用處。
《有的人》——這是他那個世界當代詩人臧克家的作品,常年收錄在語文課本,是為紀念魯迅逝世十三週年而寫的一首抒情詩。詩歌透過兩種人的對照,對魯迅先生表達了崇高的敬意;對高踞人民頭上的人,則無情地揭露,表現出滿腔的憤懣。詩歌的獨特之處在於表現了具有哲理意義的主題:人是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而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然,這是臧克家的版本,是他要表達的意思。
張燁今天的這首詩,並不是悼詞,主要目的也不全是對魏編輯的讚美和紀念,他今天朗誦的《有的人》,重點表達的反而是對王水新這種人的怒斥,是的,就像現場不少人理解的那樣,他是在罵人!跟《死水》一樣!
……
貼吧。
張燁的窩。
“快看電視啊!”
“都完了,已經看過了!”
“我也是偶然才播到京城新聞臺的,沒想到就看到張燁老師大發神威了啊!又是一首神作啊!類似《死水》《我的自白書》《囚歌》的神作!都是罵人的!哈哈哈!看得我太爽了啊!”
“哪呢哪呢?快給連結啊!”
“等等吧,網路上肯定快出了!”
“對,這種大事肯定瞞不住,我建議你們先上微博看看,一會兒再去看影片,現在已經鬧得鋪天蓋地了啊!”
張燁的脾氣不太好,性格也比較那啥,不太是那種特別招人喜歡的性子,更別說他也沒有天后章遠棋那種做表面功夫的水平,所以一路走來很多人都在質疑他。可這個貼吧是張燁的粉絲團,聚集的都是一些喜歡張燁的人,既然他們連張燁這種有時候做事混蛋缺德到姥姥家的人都能喜歡,他們性格中多少也會有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東西,沒看麼?張燁粉絲團的前身其實就是一幫成天閒著沒事到處罵人戰鬥的水軍啊!如果別人的粉絲團叫做正規軍的話,張燁的粉絲團……或許叫土匪更合適。
一看張燁又弄出事了,這幫人非但沒為張燁擔心,反而興奮得嗷嗷叫!
“張燁老師又出事啦!”
“哈哈!喜聞樂見!”
“我等這一天等了很久了!”
“張老師前些天才剛從派出所出來啊!怎麼剛出來幾天就又惹麻煩了?還是破壞直播辱罵領導?不過……我喜歡!哇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