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瀲掃了她一眼,便低下頭。
等隋嬤嬤等人將鎮國公夫人送上馬車後,鎮國公對曲瀲道:“我帶你母親去莊子養病,等阿尚抓周禮時我會回來,你好生孝順你祖母,這家就交給你了,有什麼事情就讓人送個訊兒去莊子。”
曲瀲柔順地應了一聲,客氣地道:“您放心,這是兒媳應該做的。”
鎮國公叮囑幾句後,想說點什麼,又不知道說什麼,囁囁地開口,“暄和……”
曲瀲神色恭敬,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可惜鎮國公最後什麼也沒說,嘆了口氣,轉身上了馬車。
將車駕送出大門後,曲瀲去了寒山雅居。
淑宜大長公主手裡攥著一串十八子佛珠,神色淡然,聽完曲瀲的回複,便道:“還有半個月便是阿尚的抓周了,我雖然交給你二嬸主持,不過你畢竟是世子夫人,好好跟她學學,能自己拿主意的便拿主意。”
曲瀲應了一聲,明白淑宜大長公主的意思,希望她能頂起來,這府裡還是要交給她的。
沒什麼事情,曲瀲便回暄風院了,只是她剛走,平寧郡主馬上殺來了鎮國公府。
“娘!你為什麼讓大哥帶大嫂去莊子裡養病?這要是傳出去,讓旁人怎麼看鎮國公府?”平寧郡主十分焦急,壓抑著聲音道:“要養病的話,留在府裡也可以,咱們府裡也不是沒地方住!還是,娘您不待見大嫂,或者是暄和……”
“胡說什麼!”淑宜大長公主不悅地道:“暄和什麼都沒說,別往暄和身上扯!”
“那暄和媳婦呢?”平寧郡主還是有些懷疑,覺得兄長將大嫂送去莊子養病的事情,其實是有人暗中攛掇的,她首先便想到曲瀲這位世子夫人。
“沒有人攛掇你大哥,是他自己礙要帶端寧去莊子養病的。”淑宜大長公主不悅地道,“你也知道你大哥的性子,他要逃避,就讓他逃,反正這府裡以後靠的也不是他,他早早地退位讓賢也好。”
平寧郡主沒想到母親會說這種類似於放棄的話,頓時怔住了。
“這……娘,難道您不怕外面的人說些不好的?”
“嘴長在他們身上,要說就給他們說。”淑宜大長公主冷冷地道,“人家當親孃的都不說什麼,他們有什麼好說的?有誰敢在我面前說?”
平寧郡主被母親強勢的態度弄得有點兒糟心,她也知道老太妃過府來的事情,原本還以為老太妃是來和母親抗議的,沒想到老太妃竟然同意大嫂去莊子養病。也因為如此,所以今兒聽說兄嫂真的去了莊子後,她才會急急忙忙地過來。
“行了,你都要娶兒媳婦的人了,還操那麼多心做甚?”淑宜大長公主根本不給這女兒面子,很不客氣地說:“你這愛管事的性子也該改改了,再如此下去,小心你二嫂反悔,不讓語丫頭嫁過去。”
許是想到自己這些年當母親的失敗,年輕時沒有好好教養好幾個兒女,讓他們一個二個的都不成器,所以這會兒,淑宜大和公主也多了幾分耐心,趁機教育一翻,“如果什麼事情都要計較,都要管一管,這人豈不是要頭疼死?而且有些事情管多了,也容易與人生怨,你那婆婆就是愛管事兒,才會將手伸到你和女婿房裡,這些年來你也沒少回來和我哭訴,可我為何都不幫你?因為你雖然回來哭訴,可你也第一時間將你婆婆得罪死了,我能幫一次,難道還能幫你一輩子不成?”
平寧郡主呆滯地看著母親,最後忍不住低下頭,又羞又氣又愧,最後想說什麼,也在母親難得推心置腹的話中無法開口。
平寧郡主本來氣急敗壞回府,離開時卻有些蔫頭蔫腦的。
“姑母!”
聽到聲音,平寧郡主抬頭,看到被丫鬟婆子們簇擁過來的侄女紀詩,看到那跟著紀詩的一位教養嬤嬤,平寧郡主目光微閃。
“是詩兒啊?你怎麼在這裡?”平寧郡主停下腳步。
紀詩走過來,給平寧郡主請安,方才羞澀地道:“今兒父親帶母親去莊子裡養病,我本想也跟去服侍母親的,但是祖母沒讓,我心裡有些擔心母親……”
平寧郡主臉色緩和不少,笑道:“難為你有心了,你祖母既然留了你在府裡自有她的用意,你母親那邊不用擔心,有你們惦記著,她很快會好的。”
紀詩靦腆地笑了下,朝平寧郡主福了福身,一臉孺慕地看著她,“謝謝姑母,我會在府裡好好給母親抄佛經,讓佛祖保佑她。”
平寧郡主神色間有些滿意,雖然紀詩等兄妹是庶出的,但也是兄長的孩子,只要他們孝順,她也是樂意見的。
說了幾句話,平寧郡主便離開了。
紀詩目送平寧郡主離開的身影,眼神幽深,直到一旁的丫鬟提醒,她才轉身離開。
鎮國公夫妻離開後,鎮國公府依然沒有什麼變化,仍是安靜而平順,對曲瀲來說,只不過少了去上院請安罷了,沒有多少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