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凡這邊,剛整裝待發,曹昂就來了,說是曹操讓過議政廳商議軍政。
其實曹老闆已經有一段時間沒來找楚凡了,或許是知道他怕麻煩,但今天特意讓曹昂來了,估計事情不小。
來到議政廳的時候,看到了一張新面孔,那人在文官序列中,站在郭嘉的身後。
“他是誰?”楚凡低聲問道。
“荀攸,荀彧的侄子,才來許昌沒多久,聽父親說也是潁川大賢。”曹昂回了一句。
謀主荀攸來了?
楚凡經過他身邊的時候忍不住多看了一眼,曹營五大謀士終於集結完畢了。
而且最後這位,還是個不輸郭嘉的大才。
獻十二奇策,助曹操一統北國,曹操都稱他為妙計百出、算無遺策。
其實荀攸不僅是胸有良策的奇才,也是果敢剛烈的人,早在曹老闆手持七星刀刺董之前,他就謀劃過刺殺董卓。
只不過運氣不好被人發現了,還沒來得及動手就被丟入大牢,後來是董卓死後才重見天日。
與楚凡對視一眼後,荀攸禮貌一笑,點了點頭。
楚凡也笑著回應,估摸著他來的這些日子沒有見過曹老闆也跟他說了不少自己的事情。
“袁紹,剛剛戰罷公孫瓚,三軍還未休整,他便想竊取天下了。”
這時候,曹操拿起一份羊皮舉起來晃了晃,緩緩開口道:“數日前他已令袁尚統兵五萬進駐濟南,似有意從青州攻入徐州而俯瞰中原。
各位都說說吧,我們如何應對,是戰是和,若戰,是在徐州會兵,或是待時而動,各位,但說無妨。”
“司空,在下覺得戰和不必討論,就算司空要和,袁紹也不會答應,我們不僅要戰,而且是全力以赴、決死一戰!”
站在楚凡身後的荀彧一席話很讓人提氣,有幾個想要提議求和的人便他這麼一說立刻就不敢開口了。
荀彧剛說完,荀攸便開口了。
“請問司空,軍報上可有說起顏良文丑在何地?”
曹操愣了片刻,然後重新開啟軍報掃了一眼,道:“五日前就出了鄴城,帶了一隊人馬往南去了昌黎。”
荀攸捻了捻山羊鬍,道:“顏良文丑是袁紹的三軍上將,過去每有戰事袁紹必遣其二人為先鋒,故在下斷定,青州只是佯動,他們的目標是渡河取白馬城。
有了白馬城,袁軍就有了渡河的前沿地,待大軍渡河,便可從官渡長驅南下,與我軍一決勝負。”
就連不愛說話的老陰貨的點了點頭,顯然是內心很贊同這個看法的。
曹操擰了擰眉,轉身看著身後的版圖,目光落在了官渡一帶。
須臾,他重重點頭,沉聲道:“好,官渡距離許昌不過一百五十里,在此地開戰,我們的補給線不至於被拉的太長。
而且這一帶水陸兩便,不易被截斷後援。”
對於這個地方,曹操很滿意。
“現在只等白馬敗報送到,我們便可整頓三軍,齊上官渡,與袁紹展開一場決定皇朝天下歸屬的大戰!”
幾十萬人的戰鬥讓曹操熱血沸騰,脫口而出的話也沒去顧慮是否有失人臣之道。
荀彧瞥了他一眼,又低下頭,並沒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