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姬觸犯欺君之罪在先,丟失南詔聖物在後,此等行徑,實在不配做我南詔的儲君!”
說話的是一名姓岳的武將,他父親曾是牛蛋的部下,當初反對將大帝姬送走的一波官員裡,他父親也赫然在列,只不過,他父親沒牛蛋與國君那種過硬的交情,讓小帝姬外祖家的人排擠著排擠著,過早辭官了。
他沒受父親的蔭庇,是憑本事進軍營,坐上將軍之位的。
與神將赫連北冥沒法兒比,但在武將中也算說得上話的。
他一開口,立時有不少同僚附和。
這些同僚中,好幾個不服女君,被駙馬用手段打壓過的,這會兒找不著駙馬,便將氣一股腦兒地撒在女君頭上了。
國君頭疼。
“都別吵了。”他說道,“該罰的罰了,該廢的廢了,朕今日上朝,是有一件事想問問諸位大臣的意見。”
他要提的是將大帝姬接回南詔的事。
哪知不等他開口,一名內侍神色匆匆地趕來了,跪在金鑾殿外,膽戰心驚地開口道:“陛下!奴才有事要稟!”
忽然被打斷,國君的神色有些不虞,但他也明白若非十萬火急,奴才們沒膽子鬧上金鑾殿。
他沉聲道:“快說。”
內侍道:“蠱殿走水了!”
國君騰地站起身來:“你說什麼?蠱殿走水了?人有沒有事?”
“還不清楚。”內侍害怕地說。
蠱殿與國師殿並稱南詔兩大神殿,它們是受蠱神庇佑的地方,不論哪裡出事,似乎都不是簡單的事。
國君即刻派了御林軍前去蠱殿,一方面是幫著救火,另一方面也是弄清傷亡情況以及走水真相,哪知,御林軍前腳剛走,後腳國師殿也遞來訊息,那裡也走水了!
兩大神殿雙雙走水,這是不是意味著什麼?
國君眉頭一皺:“退朝!宣國師覲見!”
國師來得很快。
適才遭受火災,他連衣衫都來不及整理,就這麼蓬頭垢面地見了國君。
御書房中,他拱手行了一禮:“陛下。”
國君看著他燒了一半的袖子,問道:“國師沒事吧?”
國師搖頭:“臣沒事。”
國君問他道:“國師殿為何走水?”
國師想了想,說道:“據臣所知,是庫房突起大火。”
“何人縱的火?”
“沒有人。”
“你的意思是,它自己著的火?”
“恐怕是這樣。”
國君冷冷一笑:“荒唐!自己怎麼可能會著火?是不是有人縱火,只是沒讓你們發現?”
國師拱了拱手:“臣仔細查過了,當時沒有人靠近庫房,裡頭也沒有可以自己燃燒的火摺子。”
“陛下!”前去蠱殿查探的御林軍副統領回來了,在國君衝王內侍點了點頭後,他被王內侍放進了御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