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雄也在旁邊,聽到文鴛講的這些,他也很是錯愕……
海雄問著:“大將軍,屬下有一言……大將軍講的其實一些老兵都知道,也曾經歷過。但真的要在戰場上隨時隨地洞察四方,既要取得戰果,又要防止不必要的傷亡。這樣做的可行性大將軍可有考慮過?”
文鴛笑了一下,喊了一聲:“甘興,過來,告訴海大將軍,這樣做的可行性有多少?”
甘興今天看上去很有精神,昂首挺胸、眼神堅定地走到文鴛的身邊看著面前的所有領兵長:“甘興在一次小規模遭遇戰的時候發現金軍很擅長使用這種把戲,他們覺得自己沒有活路往往會強忍著戰創帶來的劇痛,趴在地上一動不動。等確定了你走過去,他們立刻會從背後突然襲擊。末將的好兄弟就是因為這樣犧牲的,當時他和一個敵軍將領鬥刀,明明已經抹了敵將的脖子,但之後那敵將還是站起身來從背後給了末將這個兄弟致命一擊。之後在大將軍的指導下,我們的作戰方式裡面開始注意敵軍這一點,傷亡往往會比之前有大幅度下降……”
甘興又講了好一會兒又回答了好幾個領兵長們提出的問題,才算是徹底講完。
文鴛接過話:“現在知道了嗎?不是考慮可行性有多少,而是你們不注意就可能出現不必要的犧牲。如果打了勝仗還沒等到論功行賞,結果人沒了,那不就太可惜了?”
文鴛和甘興兩人又是講道理又是嚇唬的,這些人算是記下了……
等將士們把這些都記下,時間也就差不多迎來秋收了……
軍營管理的農田現在可是稻穀金燦燦、大豆黃橙橙……
所有的糧食都需要儘快收取儲藏,然後由相關的部門統一調配劃撥。
國力的強弱,其實和糧食產量有很大關係。今年春天的時候文鴛提出的糧田改制,現在也差不多到了豐收的時候。
西北的糧食差不多增加了三成,糧食增產一成都不得了,現在增加了三成,可以說簡直是老天爺都在幫齊國。
假設西北以前的糧食產量可以夠一百萬人吃一年,現在就相當於可以多養活三十萬人,這簡直就是天文數字般的增長。皇帝本來的想法是小規模試種,但派自己的兒子過去駐守西北。剛出去的皇子建功心切,自然膽子大一些。看文鴛的提議又沒什麼風險,於是把西北全境都偷偷的改製為了新的糧食種植規劃。
等各方的糧食產量奏報送到了皇帝面前,連皇帝都以為自己看錯了。
皇帝連忙問著:“這西北的奏報是不是有誤?糧食產量怎麼比往年多了三成?”
戶部和工部的官員紛紛站出來:“陛下,戶部和工部都查驗過,糧食產量並不虛假。按律應該上繳到金陵的部分也馬上就會被押運上路。陛下是否忘了大將軍提出的糧田改制?”
“朕當然記得,但朕只記得朕的意思好像是說小規模試種……小規模試種也能增加全境三成的糧食產量?”
“陛下!臣等要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陛下授意德謀三皇子在西北相機行事,結果德謀皇子經過多番考量決定大規模普及新的種植規劃。這才有了今天糧食增產的大功勞!這首先要仰仗陛下的英明決斷,其次是德謀皇子的膽略也是大齊之福……”
皇帝被誇得快分不清東南西北了,反正就是高興得哈哈大笑。
“哈哈哈……朕派德謀去西北駐防,軍功倒還沒看到,結果秋收的時候給朕送了這麼一份大禮。各部皆有賞賜,並且大赦天下……”
雖然糧食增產和大赦天下沒有必然的聯絡,但這可能是近幾年來齊國遇到的最大的一件好事。但凡大喜,那就是舉國同慶,舉國同慶的話大赦天下也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