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出發……前往渡口乘船……!”
…………
“起錨……”
金陵附近大小船隻紛紛被徵用,上千艘船組成的浩浩蕩蕩的船隊逆江而上,如果這些將士們經過了水軍訓練,直接開赴鄱陽湖和叛軍一較高低也未嘗不可……
大船上戰馬,小船擠士兵……現在是長江水勢平緩的時候,走水路就算是逆水行舟也要比走陸路好很多。走水路既可以節約大部分士兵的體力,還可以縮短達到時間,糧草消耗也相對較少,而且還不用擔心陸路上的隱患比如山體塌方導致的繞路情況)。
沿水路由金陵主城外幾十裡的長江支流西行,兩天就可以到達慶州地界,此戰已經也不會太麻煩吧……
等金陵大軍行至慶州準備停船的時候,這時鄱陽湖水軍的預警快船已經發現了這個情況,隨即趕緊回去報信……
“報……報告將軍,金陵派來的大軍已經到了慶州,現在已經離鄱陽湖水師駐地不足二百里了!”
“這麼快?!”
領頭的將軍突然有些慌,左顧右盼、來回躊躇。
這個領頭的將軍就是叛軍的最高統帥,也就是原鄱陽湖水師將軍錢勇。
錢勇是個能征善戰之將,但就是人品上差了些,士兵們鬧,他也就跟著鬧。將士們轟然譁變,他不想著鎮壓平定,結果成了想佔山為王“匪首”。
錢勇問著:“來將何人?行軍路線如何?兵馬數量多少?”
探報回應:“遠遠看去打的是徵南將軍的旗號,姓文。大軍在慶州碼頭停船靠岸,似有轉走陸路的意思。兵馬大約是三五萬的樣子。”
“姓文的將軍?能統兵三五萬,金陵出發的……會是誰呢?”
旁邊的參將應著:“莫非是太子少師文鴛?他以前可是武將之首、縱橫沙場的驃騎大將軍……”
錢勇臉上都冒汗了,但還是鎮靜地說著:“別慌!我鄱陽湖水師皆是精銳,金陵過來的都是步騎,他們再能打總不能讓戰馬在長江裡與戰船作戰吧?文鴛再會指揮作戰,也沒見他有過指揮水軍的戰例。”
錢勇言下之意就是說水軍和步戰騎的作戰方式完全不一樣,資深的步騎領兵將領沒有指揮過水軍作戰的話往往無法取勝。
參將接著說著:“將軍,聽說這個原大將軍可是個少年英才,指揮大小戰事不下百場,兩次在邊境上的戰略攻防都以勝利告終。將軍不可輕敵!”
錢勇摸了摸腦門:“這樣吧,速速傳令下去——戰船不靠岸,營外不留人,各部嚴陣以待但不要主動出擊。”
“將軍的意思是準備先僵持著看看情況?”
錢勇點頭:“對,在不瞭解對手的時候千萬不能輕舉妄動,先防守觀察觀察情況再說。”
“那將軍,步軍各部的對外擴張還要繼續嗎?”
錢勇搖頭:“收縮各部,準備與金陵軍一戰。只要此戰能勝,之後就算和朝廷談判也能談個‘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