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又問著軍政院的李庸:“李愛卿覺得如果讓你去領兵的話,愛卿有言勝的把握嗎?”
李庸笑著搖頭:“陛下,臣老啦……且不說臣久疏戰陣身子骨已經不行了,這樣的年紀想帶領大軍戰則必勝,對老臣來說並不現實!”
皇帝有些惱怒:“我大齊將官近千,難道就找不到那麼一個合適的人選平定一場小小的叛亂?”
眾人有些冒冷汗,怕皇帝怪罪。唯獨海雄站出來說著:“陛下,少師可是剛剛卸任的驃騎大將軍。雖然沒有見過少師指揮過水戰,但陛下不妨召少師前來看看少師什麼想法。”
皇帝沉著臉:“這個朕剛才就想過了,但是朕剛剛改任太子少師不久,現在一有戰事就讓他重新提槍上陣的話,朕覺得不合適……”
“陛下,國家安定高於一切,如果少師真的有辦法平定叛亂,讓百姓免於戰火的話,百姓一定會稱頌陛下的聖明賢德,又有誰會記住這些小事。”
皇帝聽到海雄的話想起了宇文回在漢中叛亂的時候所說——宇文回說皇帝明知道文鴛能救西北卻因為心中的猜疑和忌憚讓宇文澤去救西北,最後才導致了宇文澤的死。從而才引發了他宇文回造反行刺的事情發生……
皇帝想到這裡,後背直髮涼,於是說著:“那好,即可去少師府請少師快快進宮見駕。”
“是……”
………………
“吾皇在上,臣文鴛參見陛下……陛下萬歲……”
“愛卿呀,想必路上已經有人給你說了發生了什麼了吧?”
文鴛點點頭:“鄱陽湖水軍因不滿軍餉削減和地方稅賦增加,在軍營中突然譁變然後導致了叛亂迅速發展,此刻叛軍已經佔領了方圓幾百裡的區域,而且沒有停下的意思。”
皇帝點頭:“剛才朕和眾臣商議,覺得朝廷急需一場速勝來作為談判收服叛軍的起點和話語權,愛卿覺得有什麼想法?”
“臣覺得這一仗打不打還是要實地觀察一下,如果略施小計就可以讓叛軍不攻自破的話,何故要動刀兵?”
“愛卿此話何意?”
“請陛下準臣領五萬金陵守備軍連夜奔襲鄱陽湖北部重鎮九江,然後再視情況定奪是戰是談,陛下以為如何?”
皇帝連忙問著:“愛卿有把握嗎?”
文鴛沒有過多回應,只是輕輕點頭:“此戰必勝!只是運氣不好的話傷亡會大一些。”
皇帝大喜:“既然愛卿這樣說,那就一切都依愛卿所言,如何部署都由愛卿自行定奪。”
“臣還有一事。”
“愛卿請說……”
“據臣瞭解,長江在‘兩湖’洞庭湖和鄱陽湖)流域的水軍力量,洞庭湖的水兵戰力不足以應對此次戰事。不如由陛下下令,讓江夏府派遣江夏的水師戰船和水師將軍沿江而下,為臣助戰?”
皇帝想都沒想一下:“好,朕即刻派出八百里加急前往江夏傳旨,讓江夏的水軍都由愛卿調遣。”
文鴛點著頭:“如此臣就沒事了,臣立刻回去收拾行裝、清點隨行人員,爭取明天清晨就帶著大軍出發。”
皇帝點頭:“朕立刻下旨封愛卿為徵南將軍,統領步、騎、車三軍南下平叛。請愛卿回去準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