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年關了,時間過得可是真快呀。
宇文澤和司馬如代表的兩個家族相繼退出歷史舞臺,以國舅高煜為首的皇親國戚一派在權鬥中不費吹灰之力就儼然成了金陵大家族中“獨孤求敗”般的存在。
金陵的權利洗牌已經形成了新的局面,現在的所有文武想站隊的一般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在實權上“死而不僵”的高煜,另外一個是沒有實權但未來是文臣領袖的太子少師文鴛。
齊國重禮法,輔佐皇帝的帝師在地位上是很高的。而司馬如死後,高煜定下了中書令的位置,雖說位份上比文鴛低了一些,但卻是一個稽核朝政大事的行政長官。
以前站隊到司馬家和宇文家的官員,沒有受到牽連的都削尖了腦袋想往這個兩個門庭裡鑽。
這個情況讓皇帝可就操碎了心了,難道這個利益勾結的問題就解決不了了嗎?
皇宮裡面,皇帝看上去可是一臉的愁容,皇帝問著外事太監總管李貴:“李貴呀,你覺得要怎麼做才能杜絕這種百官想要拉幫結派尋求靠山這種想法?朕一直苦思不解,不知該如何做。”
“陛下,其實依卑職的看法,陛下可以問一個人。”
“行了,朕知道,少師嘛。朕知道連你也欣賞他的才華,但他也是這次百官爭相爭取的物件。恐怕此刻少師府的門檻就快被踩碎了!……”
“卑職倒是覺得少師一向正直,陛下是否還記得少師剛入朝堂的時候,他帶頭向朝堂捐了二十萬兩銀子?”
皇帝點著頭:“記得……你的意思是說其實他無意權利勾結?”
“回稟陛下,臣雖不能斷定,但也對少師有信心。而且如果陛下叫來當面詢問,少師總不至於搪塞陛下吧?”
皇帝想了想:“也是,內事不決問文臣;外事不決找武將,那就宣他進宮吧……”
李貴應著:“是……”
不過李貴剛走出宮門就又走回來了……
皇帝看了一眼李貴:“怎麼又回來了?”
李貴笑著說:“回稟陛下,不用去傳召了,少師此刻已經在望龍門等候了。”
“哈……朕不找他,他還先有事找朕了。快宣進來吧……”
不過一會兒,文鴛緩緩進殿……
皇帝說著:“不用行禮了,愛卿找朕何事啊?”
文鴛說著:“年關將至,兩省六部和各獨立機關已經有序停下工作準備過春節,但想必陛下已經知道了,百官並沒有閒著。而是有時間了就到臣和國舅府上走動。臣怕陛下誤會,所以進京問一下陛下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
李貴先在旁邊忍不住笑了一聲,皇帝盯了李貴一眼:“哪兒都有你……不許笑!”
文鴛也沒有說什麼,因為文鴛猜得到發生了什麼;剛才皇帝和太監李貴在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