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訊息很快就能傳到東方羿耳朵裡,而東方羿也一定會作出同樣的思考。如果文鴛大軍要在西北廣域阻斷金軍通道,那就必定會重兵把守,如果不立刻作出反應就陷入被動了。
東方羿現在最好的法子就是派出快速騎兵部隊率先搶佔西北方向更遠的道路,趁文鴛大軍沒到先給金軍撤退開闢通道。
這個是誰都絕對會作出的部署,其實就是文鴛的算計!
東方羿派大量的精騎去開闢後撤的通道,戰場部署就必須要以防守為主。那樣海雄就能退出戰場,只要海雄大軍安全撤出,文鴛大軍即刻進可攻退可守……
這應該也不算文鴛創造的機會,應該只能算文鴛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地方。
就像他說的,下棋永遠不要走一步看一步,如果走一步能看到三步以後才是一個合格的好棋手。
如果把這次的部署看作是下棋,大軍追擊是“走”的那一步,那剩下的三步就是改道,東方羿應對;海雄撤出,東方羿順勢接應韓平;文鴛自己撤出;戰局變得清晰……
雖然海雄撤出,韓平就能脫身,但現在只要兩國隊伍還互相粘合在一起就非常致命!打敗敵人最好的辦法是先保護好自己,戰局只有這樣才是最穩妥的。
只要海雄安全,文鴛手握近三十萬雄兵進可攻退可守,韓平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人罷了。、
現在金軍整體兵力比齊軍少上十幾萬,就算雲霧城的金軍回來,也要比齊軍少上至少八九萬兵馬。只要文鴛收回對所有兵馬的統一指揮,東方羿不撤的話就是他傻!
文鴛從荒原谷出發,一路上就算有開闊的地方也讓隊伍慢慢得走,表面上是不讓隊伍脫節,實則是想要東方羿能派兵把守北面要塞通道……
文鴛根本不想去攻擊東方羿派去北邊的兵力自然要走得慢一些,齊軍走得太快的話,東方羿看事不可為可能會改變策略。況且隊伍是準備隨時撤走的,現在隊伍推進太前的話要退就需要費些力氣了。
現在哨騎隊已經飛馬前往海雄的位置,把指令傳給海雄……
海雄此刻並沒有準備突圍,而是準備發起兩面進攻……戰略戰術部署都已經安排好,如果哨騎隊晚來一刻可能海雄就要出擊了……
海雄看著文鴛寫的親筆信:“兄長如晤,現在各方兵力犬牙交錯,我對這片區域地形不甚瞭解,沒有必勝的把握。如果兄長髮起進攻的話,敵人只要據險而守,戰局難測!現在兄長只需要把兵馬向東撤退,脫離戰場,後弟集結精甲三十萬,還愁不滅金賊!”
這信寫得動情啊……
東方羿和海雄算是戰場上的難兄難弟了……雖是上下級,卻也有超脫於權錢利益的感情在!
文鴛這樣說,海雄自然會放棄之前的部署。
現在正好是海雄大軍準備出擊,兵馬和隨行裝備、用品都已經收拾妥當。只要把進攻命令改為撤退命令,大軍不僅可以立刻出發,而且還能收穫意外的保密效果。
只要韓平反應慢,海雄一撤,韓平沒有跟著撤的話,海雄還可以掉過頭了從另外的地方攻擊韓平。
戰局有時在個別人眼裡就是那麼奇怪,文鴛既不會算命,也沒有顯示出神鬼驚歎的才能,但就是每次都能作出正確的指揮。甚至作出有的決策前,讓他作出決策的依據竟是他猜的……
但每次他都能猜準,把敵人猜透……這也許也是一種指揮的藝術吧!
這次文鴛的調虎離山之計,東方羿必須要接下。如果東方羿不動,文鴛就真的攔斷金軍北歸的去路。所以東方羿必定會調兵……只要東方羿一動,以海雄的機警,看到戰場上細微的變化自然想要轉守為攻……
由此文鴛給海雄的信才能那麼肯定海雄要發起進攻!
這種指揮戰爭的藝術不僅是猜透了敵軍,也猜透了友軍……為將帥乎,才幹如此!何以敗亡?
喜歡戰神文鴛請大家收藏:()戰神文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