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庭出兵潼關,繼續南下就是襄陽,劉宗敏所說不假,孫傳庭就是奔著李自成而來。
這也是為何李自成糾結的原因,雖然口號天天喊著闖王來了不納糧,不納糧吃什麼?
現在農民軍人數越來越多,吃飯的嘴也越來越多,每天消耗的糧食更是天文數字。
這些都像一座大山般壓在李自成的身上,所以在迎戰孫傳庭和攻打李溫的目標上遲疑。
如果迎戰孫傳庭,可以想象即使贏了,損失必然不小,畢竟農民軍一直被官兵按著腦袋打,所以在心底農民軍還是有些不自信。
怕打不敗官兵,或者打敗了也是慘勝,到時候再想東進怕是也難有收穫。
李自成有這清醒的認識,以農民軍的水平,他不敢確定能不能打敗東面那個很有名的商人。
“劉將軍此言差矣,那孫傳庭雖是兵出潼關,這一路南下卻是並不容易,只要我等堅壁清野,使得官兵無所就食,自然難以攻破襄京。
而襄京只留下一部分兵將,其餘皆東進,拿下浙江豐腴之地,實為上策!”
李巖出言反駁劉宗敏,他話是這麼說,可所有人都明白,李巖的意思無非是要放棄襄陽,轉身東進去取浙江。
如果按著利益的大小來算,確實,襄陽雖然說是南北往來的交通要道,更是自古以來的病假必爭之地。
但是北上也不僅僅這一條路,東南方向,順著大運河也能北上。
李自成仔細算著賬,東進拿下浙江,有錢有糧之後,農民軍的實力畢然大增,就可以先取南京再揮師北上。
襄陽大不了扔給孫傳庭,孫傳庭拿了襄陽,畢然南下武昌。
而張獻忠已經在武昌建立大西政權,正好讓張獻忠為自己頂一波官兵的打擊。
怎麼算怎麼合適,所以李自成也不在再猶豫,一拍桌子開口道:“罷了,孫老妖想要襄京給他便是,咱們東進去取南京,我看那京城那幫老夫子怎麼辦!”
李自成做下決定,其他人自然是不能有什麼異議,只能奉命行事。
命令一下,農民軍就行動起來,四處蒐集船隻,準備幾十萬大軍東進的糧草。
半月之後,所有物資準備齊全,李自成號令一下,農民大軍,揮師東進,直取浙江!
喜歡為政大明請大家收藏:()為政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