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溫攻打下慈溪和奉化之後,八百里加急的急報就送到了崇禎的手裡。
這急報沒有任何的阻擋,直接來到崇禎面前。
崇禎震怒,原本他以為自己對李溫時緊時鬆,會使得李溫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哪裡想到李溫竟然是大逆不道,竟然敢出兵攻打寧波,在事實上表現出謀反之意。
“放肆!如此小賊,將朕置於何地?不感懷朕之恩意,卻行大逆不道之舉!已然謀反,此賊斷不可留!”
崇禎是氣急敗壞,在乾清宮中,內個成員悉數到場,內閣首輔周延儒跪在前面,低著頭不說話。
“周卿你說,朕該如何處置李溫那小賊!”
崇禎開口把話棒交給了周延儒。
周延儒這個人有些聰明才智,但是並無什麼熊才大略,只是靠著聰明能猜的皇帝的一些心事,要說做一閣首輔還是差了那麼點意思。
崇禎朝錯在就是首輔換的太過於頻繁,且到後期已經無人可用,兵災連發,卻還是一幫不懂軍事,不懂指揮的人瞎操心,能有什麼反轉的機會?
再者崇禎此人剛愎自用,變臉太快,即使有能人也用不久,所以多重影響下,使得大明朝救無可救!
周延儒趴在地上,腦袋過了一遍崇禎的語氣,他對軍事不懂,自然是不知道在軍事上該如何對付李溫,所以周延儒只能從順著崇禎這裡開始。
“回皇上,李溫此賊,不感謝皇恩浩蕩,卻還行反叛之舉,當不可留,請皇上下旨,捉拿那亂臣賊子,押到京中以上大刑!”
周延儒前面說的崇禎到還認可,但是後面崇禎聽著就皺眉。
周延儒不懂兵事,所以他就更不會明白,朝廷現在根本無兵可用,遼東有建奴虎視眈眈,不得不防。
西北流民亂起了沒萬萬,依然是要用兵鎮壓。
使得這在南面一時無兵可用,總不能把遼東和西北的兵撤了去打李溫。
況且李溫現在還給朝廷輸送銀子,要是真把李溫徹底給弄死,那朝廷的銀子哪裡來?
所以說崇禎聽到最後頗為不滿意。
“皇上,臣有話說!”
出聲的是溫體仁。
崇禎三年春的時候,崇禎把溫體仁給拉進了內閣,但是在九月的時候崇禎卻是讓周延儒做了首輔,所以溫體仁心中總想著把周延儒給弄下去,好使得自己可以上位內閣首輔。
因此溫體仁就跟周延儒對著幹,沒少讓人彈劾他。
這時候溫體仁開口就是與周延儒對著幹。
崇禎一聽溫體仁有話說,臉上一喜趕緊讓他說話。
“皇上,臣以為陛下稍安勿躁,保重龍體要緊。對於李溫小賊,我們自然是可以想辦法對付,臣有兩三策,還請皇上決斷。
其一,這急報之中未曾說明原因,所以我們要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這才會有相應手段!
其二,我們自然是也不能放縱此賊,定然是要陳兵於前,施壓小賊,讓他不敢輕舉妄動!
其三,皇上只要下旨責備與李溫,讓其明白皇上您才是可以決斷他生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