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工商業發達,民間借貸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收益率甚至會達到四到五成。
明末沒有官方的借貸渠道,所以李溫算是首次一官方名義借貸,第一期準備籌集一千萬兩白銀。
更重要的是,李溫在為未來的紙幣鋪路。發行紙幣最重要的就是信用,明朝發行過寶鈔,以朝廷信用做抵押,最後變成濫發,根本每人用也沒人人,就連朝廷自己都不認。
所以明朝人已經有了前車之鑑,對於紙幣這東西,有著天然的抵抗,若是李溫不培養自己的信用,那麼他發了紙幣也白髮!
所以這第一步就是造了銀幣,使得大家知道龍幣,有的人也會三山幣,就因為是從三山所出來的。
李溫這第二步就是用軌道工程為引子,發行工程債券,相比較直接發紙幣,債券因為有收益,在一定程度上更讓人容易接受。
在同商大會上,李溫詳細解釋過工程債券的意思後,在座的商會成員交頭接耳,雖然明白了工程債券是什麼東西,可是不知道李溫的用意是什麼。
所有人都在猜測李溫難道是沒錢了?不過再一想不會,如今三山所生意紅火,李溫兩頭收稅,那銀子怕是根本就賺不完的賺!
見所有人還都有疑惑,李溫不得不再次開口解釋。
“諸位怕是在疑惑,為何我會發行此債券,無他,大家知道我有銀子,可是要馬上拿出這麼多銀子還是有些費勁,但是發行了債券就不一樣,我可以短時間得到大量銀子,而不會誤了工程時間!”
李溫隨便扯出來的理由,所有人聽了之後,琢磨琢磨感覺是這麼一回事,工程開工需要大量銀子,確實需要馬上湊出來,而發這債券果然是好方法。
思考過後,同商商會同意的此項決議,也就代表著同商商會認可了這個債券,未來債券的償還將由同商商會兜底。
同商商會參與的都是大商戶,一千萬兩銀子,對於這些大商戶來說真不多,並且他們也知道,靠著收稅,完全可以還的上!
所以沒有什麼反對的理由。
有了同商商會的認證,也就代表著這債券可以說是萬無一失了,因此一經推出,好多百姓紛紛購買。
大商戶購買的不多,因為在他們看來收益率太低,買了不合適。
但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這可是夠高的收益了,兩天世界債券就被搶購一空。
很多人根本沒來得及購買,就已經沒了,不禁十分懊悔。
為了讓購買者放心,工程債券可以退回,只不過沒到期退回,沒有收益。
這一點就被有心人看上,沒買到債券,他們就守在同商錢莊外面,見有人要退債券,他們就趕緊買過了。
對於債券如此火爆李溫很是欣慰,說明接下來發行紙幣也是可行的,對此他已經發出犒賞,研發新型墨水和紙張,為紙幣發行做準備。
喜歡為政大明請大家收藏:()為政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