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報紙再次刊發,並迅速的在廣大的讀書人群體中流行,在酒館茶肆中,說書人也把讀《辯論》當做一個保留節目。
這次刊發,其中重要的內容就是宣傳宋老八的覆滅,並用大量的篇幅說明,與李溫對抗沒有好處,只有合作一條路。
這裡所喊的合作,自然是對大地主所喊,讓大地主把手裡的土地以贖買的方式賣給李溫。
如果這事要是在之前,響應之人必定寥寥,但是李溫拿了宋老八開刀,殺雞嚇猴已經擺出來了。
所以大部分人見識到李溫的雷霆手段,不再敢與其作對,紛紛接受李溫的提議,把土地賣給李溫。
但是還有一部分人不接受這個結果,誓要與李溫鬥爭到底。
武力鬥爭他們自然是不敢,在李溫強大的宣傳攻勢下,用文人那一套再與李溫對抗也是不明智的,那麼只有一途可行。
那就是大地主們透過各種方式來找尋李溫的痛點,逼迫李溫不得不就範。
這其實屬於曲線自救,不過最後還倒真讓這幫人找到了李溫的痛點,或者說遺漏之處。
當初李溫盡收餘姚之地,其中魏家,也就是魏碩儒的族家,是餘姚第一大地主,其土地豐厚且多。
李溫為了魏碩儒,給魏家放了水,可以給魏家一段時間去準備。
但是事情一拖再拖,到現在魏家土地的事都沒有被解決。
正是此事,被有心人給挖了出來,一時間李溫閒的很是被動。
再次機會下,大地主們的傳聲筒開始發揮威力,一時間整個紹興到處都在傳李溫口口聲聲說的一視同仁,卻給餘姚魏家大開方便之門。
此事在大地主們的鼓動下,竟然閒的有些群情激憤。
對於從李溫手裡得到低價地租的佃戶當然是心向李溫,但是沒有進行土地分配的地區,經過大地主的歪曲,說李溫收回土地,只是交給自己人,而他們手下的佃戶將會無地可種,最後不得不流連失所。
沒有見識的佃戶,自然不瞭解李溫,他們當然會相信自己的地主,在此謠言的烘托下,佃戶竟然跟地主站在一起,共同反對李溫。
這種情況誰也沒有料到,即便是李溫,他也不曾料到這種狀況,沒想到這幫大地主要比自己想象得更加頑固,更加猖狂!
說實話李溫並不害怕,現在他的實力已經完全可以,輕輕鬆鬆的透過暴力手段來解決此事。
但是咧不想這麼做,他不想讓自己的身上揹著一個殘忍的名號,或者說是對窮苦百姓動手的話柄。
人言可畏,現在看起來完全合理,但是說也說不清,幾十年以後故事會被後人怎麼杜撰編寫。
所以李溫決定再次透過分化的方式來處理地主與佃戶站在一起的問題。
因此李溫提出了與地主和佃戶進行商議解決之道。
不過在處理這件事之前李溫還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要把魏家的事情解決。
不把魏家的土地進行再分配,那麼意味著李溫以後的推行新政,都會遇到很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