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四條路李溫排除兩條韃子最不可能走的路,還剩下兩條,一條來時韃子走過,一條沒走過。
一時間李溫難以決斷。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韃子在鹽州附近蒐集糧食,一旦蒐集足夠,隨時都會撤退,如果不能提前抓住先機,那麼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的。
“以我之意,韃子定然會原路返回,顯然韃子不曾料到我們會來,所以他們沒必要換條路回去。”
毛文龍見李溫拿不定主意,伸出手指著李溫在地上用木棍畫出簡單的路線圖,出聲下斷言。
“毛帥說的有理,只是我怕韃子狡猾,來時走過的路,怕是回程就不再行了!”
毛文龍說的理由,顯然李溫已經想過,可這個理由並不能說服自己,畢竟韃子很是狡猾。
“正如李東家說的,韃子狡猾,定會料到別人會認為自己走另一條路,而他們卻反道行之,再走來時路,這麼一來倒顯得有些突然,讓人很難料到。”
“毛帥英明,那我們就在韃子來路進行堵截!”
李溫抬手,對著毛文龍施一禮。就如毛文龍所說的,虛虛實實才是狡猾的普遍狀態,只要按照自己正常想法的相反方向想,那麼很大程度上,就會找到答案。
經過一番討論,毛文龍終於確定在韃子的來路進行設伏,打韃子一個措手不及。
要打韃子措手不及,就要繞過鹽州,到鹽州北方,韃子來時的路進行設伏。
因此,毛文下達命令,令士兵,噤聲而行,繞過鹽州。
鹽州在朝顯算是個大城,周邊村鎮也多,正是如此女真人才看中此地,過來打糧。
故此,繞過鹽州是個很辛苦的事情,至少要越山過河。
硬是耗費近兩個時辰才繞過鹽州,時間也來到了下午。
因為不確定韃子到底什麼時候能搶夠糧食,然後集返回,所以毛文龍派出去的斥候一刻不停,一直在打探韃子的行蹤。
隨著訊息不斷送來,韃子已經開始集結準備返回,毛文龍與李溫也是更加迫切起來,是成是敗,只看誰的速度快了。
繞過鹽州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急行軍,兩千人馬終於趕到韃子來時的大路上。
這條路算是平坦,且寬闊,適合大車通行,最重要的是這條路兩邊皆有障礙,一邊是破崖,另一邊是密樹林。
破崖雖是不高,但是足以阻礙韃子騎兵的逃竄,而另一邊的密林,行人進進到裡面還行,可是要讓騎兵衝進去那根本不可能。
如此的好地方,是設伏的最佳位置。只要在路中,截住去路,然後面對韃子,火銃齊發定會使其大亂,最後一鼓作氣全殲韃子,至少李溫是這麼想的。
毛文龍和李溫站在坡崖的高處,向下俯視,以觀道路的全域性。
“李東家,你來說說,這仗如何打?”
毛文龍也沒看李溫,而是專注的望著坡崖下面的路,好像要在著路上找到什麼寶貝一般。
“在下可不懂這行軍打仗,我隨意說說,請毛帥指點。
要是我的話,在韃子來臨之時,士兵持銃輪番射擊,以阻韃子前進,想來用不多久,韃子定會敗退,此時刀斧手壓上去,就可一舉殲滅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