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商商會的第二次會議圓滿成功,李溫交代了接下來該做的事,所有人也如同轉起來的陀螺,忙著備貨,等待葡萄牙商人過來。
李溫倒是心不在備貨上,他現在有很多事要做,一個就是要琢磨如何去辦個錢莊,還有就是他一門心思心心念的火銃。
錢莊對於李溫來說現在還不著急,畢竟海商還沒有來,時間還有。
他最關心的是,如今有了工匠,也有了鐵料,那麼造銃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在澳門李溫僱傭了一共六十名工匠,其中有四十個是關於造船的,剩下的二十人都是造炮造銃的。
如今現在的火銃都是火繩槍,最好的也不過是魯密銃,相對差一些的是鳥銃。
魯密銃在用鐵和製造工藝上,都要比鳥銃更麻煩,製造成本更高,但是李溫要做就做最好。
雖然他知道後膛燧發槍才是未來,可是現在有能力把火繩槍做好就行,先進行技術積累,然後再進行燧發槍的研究。
有了工匠,火繩槍的製作工藝並不難,簡單的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槍管,也是最耗費時間的部分,因為沒有無縫鋼管工藝,就需要進行兩次包管的工序,就是在第一根槍管的基礎上,再包上一根管。然後還需要有一個鑽管的過程,就是將銃管裡面鑽得光滑!無論卷管,包管還是鑽管,都夠費時間的了。
第二部分,算是擊發部分,就是扳動扳機,連動夾住火繩的勾夾,將火繩壓到火門裡,引燃火藥,發射出彈丸。
這一部分製作起來並不困難,只是精細些而已。
第三部分,就是整個支撐部分,也就是木製槍托部分,這個更簡單。
所以李溫面臨的是隻是槍管制作問題,如今他是多麼嚮往工業時代,工業大生產所代表的生產力,是最偉大的!
由於槍管制作耗時耗力,只有解決這個問題,才能算是最終解決火銃的量產問題,到那時候自己成為一個軍火商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李溫,儘可能的想辦法,實現製造工具的更新換代。
李溫將所有造炮造銃的工匠,帶到丁有鐵的鐵匠鋪,只有這裡適合暫時的當做簡易的兵工廠。
丁記鐵匠鋪本來就不大,如此二十多人湧進去,一時間鐵匠鋪叮叮噹噹的打鐵聲暫停下來,都看著進來的十多個工匠。
丁有鐵搓著一雙大手,站在李溫面前。
“李東家,我這地方小,只能先將就一下,等著你那新建的鐵匠鋪建好就寬敞了!”
“無妨,現在條件是差一些,以後會好的!丁掌鋪工具都準備的如何了?”
“李東家放心,都準備好了,只待開工了!”
李溫連連點頭,將工匠叫進來,準備開工。
對於一點他最為看重的就是,規格統一,首先就是口徑統一。
火繩槍的口徑看似沒太大問題,其實很重要。
首先就是彈丸的統一問題,口徑統一就可以使彈丸統一,同樣裝藥量統一,就可以製作定裝火藥。
定裝火藥就是把火藥的藥量稱好,然後用油紙包好,每次裝藥時,只用把油紙咬開,將藥裝進去,會省大量時間,也不會因為緊張手抖,不小心放多火藥,導致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