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在為那度量衡的時間拍手叫好,現如今度量衡根本就是不準,或者標準不同,甚至有人偷偷私造。
這就使得賣糧的缺斤少兩,賣布的短尺缺寸,大家都這麼玩,吃虧的自然是老百姓,時間長了反倒習慣了。
如今三山所衙所貼出告示要用舊的度量衡,換新的,那肯定就是逼著商戶使用標準的度量衡,百姓是自然高興。
李溫明顯玩的又是拉一幫打一幫的把戲,他站在百姓的立場上,對商家開刀,對此百姓定然是支援李溫。
同時並不是所有商家都用私造的度量器物,這樣就又把規範經營的商家的利益保護住,使得用手段,耍聰明的商戶沒有廣泛的支援,而不得不低頭。
對於第二項措施,李溫就是想弄個營業執照出來,讓自己對三山所的商戶有個全面的瞭解,算是用這個方法摸底。
顯然第二條並沒有引起什麼非議,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第一條,這說起來也算是李溫的小小用意,因為他更看重的是第二條,這可是他以後控制三山所商戶的法寶。
李溫的第三把火燒得也依然成功,他將吃過虧的百姓和規範經營的商戶,團結在自己的身邊,從而得到他們的支援,使得算是從內部和外部共同瓦解了三山所商戶。
告示剛剛貼出去幾個時辰,就有商戶前來換度量器物。
李溫提前就命人打造好新的、準確的度量衡,主要是糧鋪用的鐵斛,鐵鬥,平秤,大秤。
布店的木尺,還有用來分銀的天平。
本來李溫想趁此機會修改度量衡的標準,不過,再想想自己一個小小的三山所百戶,有何能力做如此大事?只好作罷,待以後有機會再說吧。
率先登門的自然是商會的商家,李溫出此政策,他們當然要率先支援,紛紛派人帶著舊物換新物。
同時也將開店證合帶回去。這開店證合也是簡單,上面是印刷上去的兩個大字,“證合”。
然後下面寫著店鋪名稱,經營之物,然後店鋪地址,最後還有一個編號。
在換取新的度量器物的時候,也就給店鋪開上證合,算的上是一式兩份,店鋪有一份,衙所留著備上一份。
這人都是從眾的,是羊群效應的忠誠實踐者。
有一人來換,就會有第二個,然後第三個……
幾天時間下來,幾乎所有商鋪都換好了度量器物,開上了開店證合。如此順利倒是讓李溫有點沒想到。
本來他以為會遇到一些困難,會有人聯合起來抵制,都想好了應對方法,一旦有人抵制,他將會發動百姓,將不服從安排的店鋪,用唾沫淹掉。
但是一切都很平靜,沒有人想在這個時候忤逆李溫的意思。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李溫突然發現,權力這個東西真好,就像吸菸一樣會讓人上癮,不想從裡面跳出來。
喜歡為政大明請大家收藏:()為政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