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居正改革之後,全國各地有樣學樣的弄起“一條鞭法”。
簡單來說就是將過去按戶、丁出辦徭役,改為根據丁數和田糧攤牌。除了政府收的米糧外,其他徭役皆折成銀子,所以民戶就出銀子代替出徭役,而官府就可以用收到的銀子僱傭人力去做徭役。
現在李溫可以代繳役銀,就意味著民戶不用擔心攤派的時候沒銀子了,故吸引如此多的人。
這一百三十多個良家子,也只是初步透過身份考核,李溫打算在接下來訓練的時候,淘汰一批不適合做家將的憨貨。
對於如何訓練,李溫先是請教了馮把頭,要說搞過軍事的,也只有馮把頭了。
“這在軍中,是三天一小練,五天一大練,不過現在早就沒了這回事,當官的不願意管,大頭兵不願意練,一拍即合,天天都歇著。
要說這軍中練兵,無非是步兵練號令,練陣法。弓箭手練射箭,火銃手練裝藥…”
馮把頭講的滔滔不絕,李溫聽得眉頭越皺越緊。
只覺得這時候練兵太草率,根本就沒什麼章法,一人有一人的練法,根本不統一,這怎麼能行?到最後打仗的時候,換上一個將軍,大頭兵還得先熟悉新將軍的行軍打仗套路,這才能兵將合一。
在李溫看來,有這個功夫,都夠敵人打下幾十座城池了。
從心中否決馮把頭的練兵之法後,李溫將自己關進屋子裡,不見任何人,吃喝拉撒睡皆在屋中進行!
經過三天三夜的苦戰,第四天早上,李溫頂著一雙黑眼圈,睜著滿是血絲的眼睛,手裡舉著一摞紙,用繩子簡單的裝訂在一起,還寫上一個封皮——練兵紀要!
雖然他招的是家將,但是李溫不把他們僅僅當作家將看,在未來即將到來的亂世,這幫家將就是自己保命的本錢。
所以他很是用心對待如何去訓練自己的家將。
這本簡陋的,勉強可以稱作為書籍的東西,是李溫凝結了他後世一生的精華,從各種抗戰神劇以及軍事電視劇中學來的訓練之法,自己再結合戚將軍的《練兵紀實》,寫出來的一本,在馮把頭看來,簡直不可多的奇書!
將裝訂簡陋的書籍拿在手裡,馮把頭小心的翻看!
“練兵第一項,兵律!”
馮把頭用心回味一下,連連點頭。一口氣更是將李溫辛苦三天三夜的成果,認認真真的看上一遍。
最後竟然有些激動的看著李溫,“李東家,能不能讓我幫你練兵?”
李溫差點沒被一口茶水噎死,也不知道這主僕兩個人是怎麼了,一個要給自己當夥計,現在又一個要給自己練兵。
李溫轉過頭看看坐在旁邊的陳俞嗔,陳俞嗔倒也大氣,一拍桌子說道:“我都是溫哥的夥計了,馮把頭自然也是,練,這就練!”
既然陳俞嗔都這麼說了,李溫也正好差一個像馮把頭這樣的一個統兵的人物,自己送上門來,何樂而不為呢?
李溫站起身來,對著馮把頭一抱拳:“那就有勞馮把頭了!”
喜歡為政大明請大家收藏:()為政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