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氏於泰山封禪,禱告天地,正式接任人族共主之職位。
神農氏回到了都城之後,立刻展開了一系列的改革。
姜水流域已經率先進入了農業精耕細作時代,神農氏便向所有適宜耕種的部落下令,讓其部落派出人來去那姜水流域,學習農耕之法。
待學會了農耕之法後,讓其帶回五穀種子在部落之中推廣。
人族各部落帶回五穀種子之後,第一年便是大豐收。
第二年則是在部落裡全力推廣種植五穀。
神農氏又看有些地區土地貧瘠,不宜開墾土地,思考數日,發明了耒耜,有了耒耜人族精耕細作更加方便,種植的土地變得更多。
第三年,幾乎所有部落的都迎來了最大的豐收,部落之中再不缺糧食,再無餓殍現象。
自此,人族生產力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人族由原來的漁獵採集時代徹底的進入到了農業時代。
神農氏有一妻子,名為聽訞,乃赤水之女,美麗端莊,很是賢惠。
聽訞與神農氏一同治理部落,見著許多人族都是以獸皮、草葉當做衣服,便想著做出一物,可讓人日常穿著。
偶然間,聽訞發現一種叫為麻的草,在雨水中浸泡竟然會脫落下來,成為一絲一絲的細麻線,腦海中便生出靈感。
取成熟之麻,在溫水裡浸泡,獲得絲縷的細線,細麻線互相交匯,編織成麻布。
有了麻布,聽訞便量體裁衣,先給神農氏做了一身衣裳。
麻衣穿身上柔軟舒適,且製作方便,一時間便在人族之中風靡起來。
多個部落派出人到都城去跟聽訞,學習制麻線之法,編織麻衣。
有了衣裳之後,這是人族一個極大的進步。
人族由曖昧不清,懂了廉恥羞愧之心,走向了文明開化。
如此,神農治世十年,不缺糧食,有衣物避寒,有房屋擋雨,人族整體向前繁榮發展。
一日,神農坐在都城大殿內,心裡有些煩躁,自己擔任人族共主已經十餘年,但總是感覺人族少了些什麼。
像一灘死水,缺乏了一種活力。
神農氏百思不得其解,便去拜見老師。
六耳在姜水流域種下了一片桃林,也學著師兄一般搭建了幾間草屋,平日裡悠然自得。
神農氏到了之後向六耳說明了心中的感覺。
六耳望著百里桃林,思緒回到千年前,那時候自己成日裡跟在老師身前,記得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
“無農不穩,無商不活。”
當日自己還很懵懂,農為何物?如今神農氏卻是帶領人族進入了農業時代,這個農,便是當日老師所說的意思。
神農氏聽著老師的話,眼神變得空明起來,嘴裡不停的唸叨,“無農不穩,無商不活……無商不活!”
人族現在各個部落溝通依然存在很大的障礙,有的部落只有牛,有的部落只有羊,而有的部落卻是隻有五穀,想要獲得自己部落想要的東西,只能以物換物,而以物換物中相當困難!
有的人族,甚至要數天時間,才能換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而且物品的價值還難以衡量!
“市場,人族缺少了市場啊,才顯得像一灘死水!”
神農氏的眼裡徹底變得明亮起來,大笑道:“哈哈哈,無商不活,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神農氏既已明白,便連忙辭別六耳老師,又重新回到都城去。
六耳在桃林待的久了,有些無聊,便跟在神農氏之後,也去到了都城。
神農氏回到都城之後,立刻在都城中間尋得一寬敞地方,四周圍上了簡單的柵欄,“哈哈,此地便稱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