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還是訓?
這個問題周正不好回答,誰都想被誇,但有時候被誇不僅不會高興,還會心虛。所以訓?
不,從任務角度來說,他做的非常好,系統任務是存活24小時,他做到了,同時還做到了第二行星交給破壞者小隊的任務,讓伊安城軍警部門失信,並造成巨大混亂,這都是一種破壞。
所以從任務角度來說,周正做的很好,該誇。
可是從周正個人角度來講,這誇了還真心虛,他的那些做法,讓許多的民眾受到了巨大的損失,甚至還有許多民眾失去了生命,這與他的本心是相悖的,現在被訓比被誇會讓他更舒服些。
所以最後結果應該是訓。
但從其它方面來講又不一樣,誇是贊同,訓是反對。
如果真有這種事情發生,周正是贊同還是反對呢?或者說,如果以後出現這種情況,周正是否還會這樣做呢?
贊同就是正確的做法,可以做為標準。反對就是錯誤的做法,是堅決不能去做的。
周正想了想,他還是會這麼做,任何做法都要看當時的具體環境和情況。真要讓他選,周正覺得他會選擇化身惡魔,拯救世界,而不是化身聖人,坐看毀滅。
想到這裡,周正又突然覺得第二行星的總指揮並沒有錯,雖然他的做法是狠辣無情,但卻是能最快讓第一行星屈服的方法,只是他沒料到第一行星還有一支艦隊,甚至他們在這種時候居然會去第二行星內搞事情。
正是這些沒料到,才讓他的謀劃功虧一簣。
仔細想一想,周正又發現第二行星的總指揮並不是不重視士兵的生命,反而如果他的謀劃成功,這場戰爭雙方的損失都會是最低的。
第二行星總指揮的計劃很簡單,先手佔優,然後不斷擴大優勢,不論是干擾敵方還是強大己方,都是在為這一點服務。
當敵弱我強後,以大勢壓下去,迫使第一行星投降,而這時因為輿論戰原因,第一行星的民眾並不會反對,反而還會不支援第一行星政府,至此,兩大行星統一,雙方並未展開激戰,戰爭損失會非常小。
如果雙方真是擺明車馬在太空一戰,星艦不要錢嗎?主艦一炮下去會損失多少士兵?一艘星艦被毀會損失多少士兵?這樣看似堂堂正正,但卻是損失最大的方法,最終哪怕有一方勝了,人類文明也會進入寒冬時期。
“系統,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評價了,你說是評價我,其實主要還是讓我來評價第二行星總指揮,對嗎?”
【確實有這個意思,我想知道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初一聽第二行星總指揮,我認為他沒人性,是個惡魔。但仔細一想,他的做法居然是損失最小的,雖然他最後失敗了,但我卻並不覺得他做錯了。”
【這麼說來,你認為他做的對?】
“從大局上看,他沒錯。但從個人角度上看,他又是那麼的無情,居然讓自己計程車兵去送死,我還是不敢苟同。”
【那你覺得從個人角度出發,如何能讓這場戰爭損失最少?】
“我不知道,最好是雙方和平談判統一,但我知道這不可能,除非有一方能完全壓制另一方,否則想統一就只能靠打。這也是第二行星總指揮為什麼要派人去不停干擾削弱對方的原因,就是想造成壓制,然後和平統一。”
【可以不用削弱敵人,完全靠強大自己不行嗎?】
“我也想過,雙方想統一就是為了整合資源,那就說明以他們雙方現有的資源,無法大幅度提升自己了。所以現在看來,選擇只有一個,就是削弱敵人造成壓制,強大自己是形成不了壓制的。”
【所以呢?你將自己代入進去,你會怎麼選?】
“我想我被打臉了,我剛說不會像第二行星總指揮那樣沒人性,結果我代入進去後我也會這麼做。”
【所以你的評價是?】
“合格吧!畢竟我這個任務的角色不是總指揮,不用從大局出發,所以這麼做確實不好。”
【可以,此次任務評價為:合格。】
“系統,我突然發現這打仗有時候真的很無奈啊!並不是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一將功成萬骨枯,這骨不只有敵人的,還有自己人的,甚至還有普通人的。”
“歷史上許多名聲不好的領軍之將,他們有的是真不是好人,有的或許只是為了更好的結果,不惜讓自己的名聲變汙,可比那些誇誇其談者強多了。”
【人站的位置不同,看的風景就不一樣。】
“那系統你想讓我成為什麼樣的人?”
【做好自己。】
“這答案……”
……
紅嘯總部,人事部,任務分派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