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這次看到的是子彈形的登陸倉還有水滴形的登陸倉。
【形狀上的改變並沒有使空降兵的損失得到大的減少,只是使得登陸倉的故障率下降了。】
接下來周正又看到了幾種登陸倉,在系統的介紹中,這些登陸倉其實都不算是真正的進化。
直到周正看到一個圓形登陸倉,這種登陸倉像個西瓜一樣,還有著一道道的花紋。
【這個才是真正得到進化的登陸倉,主要是登陸倉內計程車兵能夠對登陸倉進行操作,使得在登陸作戰中大大的減少了空降兵的損失。】
接下來是實戰畫面。
最開始和之前一樣,都是戰艦懸停在星球外面和投射登陸倉。
而在星球內的狀況卻出現了變化。
首先,登陸倉在脫離大氣層後並沒有像之前一樣自由下墜,而是開始緩緩減速,登陸倉的花紋中其實隱藏著眾多的噴射口,能夠減緩和加快下墜速度和迅速橫移。
接下來在面對防空火力時,這些登陸倉開始像游魚一樣閃避,雖然仍然有一部分被擊毀,但比之前強太多了。
【可操作的登陸倉使得士兵們的戰損率大大減少,但同時也使各個星球內部的防空力量開始增加。】
【可操作式登陸倉的最關鍵技術是能源小型化,內部的倉壁能夠顯示倉外的景像,而士兵們能用自己的終端連線登陸倉進行操作。】
周正再次回到陳列室,接下來是各種可操作式登陸倉的發展,直到最後。
【登陸倉的最終定型並不叫登陸倉,而是叫作強襲型可變式機甲】
周正看著眼前這個大機器人,吞嚥了一下口水,機甲啊!這是夢幻中的產物,哪個男人不喜歡呢?
【強襲型可變式機甲,是專門為了登陸而設計的機甲型號,它能夠進行簡單的變形,來減少機甲在穿過大氣層時的損失,進入大氣層後會變回機甲形態並開始作戰。】
【這也是它為什麼叫強襲型的原因,之前的軌道空降兵在降落後就只能邊躲邊攻,而有了這個機甲後,空降兵們則不再躲了,而是正面突襲。】
【強襲型可變式機甲的出現,正式改變了空降兵的地位,從以前的炮灰變成了王牌。同時,它的出現也正式確定了星際戰爭中的一條準則,星球軌道被佔等同於星球戰敗。】
【故此,之後的星際戰爭很少有星球內的戰鬥,所有戰爭全都在星球外進行,一但失守,星球內的抵抗並不足以改變結局。】
【而這個時候,空降兵的名字漸漸消失了,他們變成了另一個名字,機師。他們不再駕駛著機甲進行強襲登陸,而機甲也發展出了各種用途的型號。】
“機甲最開始居然是為軌道空降兵設計的?”周正有些難以置信。
【機甲這種東西在陸地作戰中表現並不算好,而宇宙中的戰鬥都是戰艦對轟。再加上機甲操作極難,所以一開始並沒有被列裝,值到軌道空降兵駕駛著機甲改變了戰爭的規則。】
喜歡開局狙了個大佐請大家收藏:()開局狙了個大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