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對他父親留下的卷軸、人類流傳已久的歷史、玄武自述的歷史進行比對可以發現,三者之間最大的矛盾點有三處。
其一,信仰的改變,太乙天尊變成了計都神君。
其二,靈根的變化,七靈根變成了五靈根再加上天兵獨有的雷靈根。
其三,星域的變化,太昊風星化作兩半,太牢雷星成為太牢天兵居住的府邸,太陰也從靈獸聚居的地方變成了所謂的仙府。
張孤桐伸出一根玉指。“信仰是一切的根源,這應該也是玄武前輩你們最想知道的。
我想正是因為計都取代了太乙,才令天地遺忘了真相。”
李梔淡淡一笑,順著張孤桐的話繼續說。“我懷疑計都早在一萬三千年前就出現了。很可能,那塊天外隕石,就是計都一族誕生之因。”
玄武一直都不清楚計都到底是怎麼出現的,一萬三千多年前,只有少數人知道太乙捕獲了一枚隕石。
當李梔尋找到的卷軸回到妖霧,玄武才算是找到了一種合理的解釋。
李梔繼續向下推測。“靈根的變化,其實只是針對風靈根。
現在人類社會,將覺醒風靈根的修士視為妖邪,這是否意味著在萬年之前,生存在太昊之上擁有風靈根的修士被計都視為必須被剷除的目標?”
“當初太乙天尊身邊還有幾個道侶,那是最初覺醒各種靈根的修士,其中掌握了風靈根的列禦寇是最為機敏的。
太乙天尊曾說過,也就是列禦寇比他晚生了千年,否則居住在太陽的就是禦寇天尊了。”玄武回憶道。
李梔想繼續說道。“也就是說這位第一個覺醒風靈根的列禦寇前輩在修為上僅次於太乙天尊?”
“是的,並且他也是最為忠心的,如果太極天尊有難,列禦寇一定會前往支援。你父親猜測萬年前計都神君橫空出世,意圖對太乙天尊圖謀不軌。計都神君用結界封鎖了太陰,避免我們這些靈獸相助。
距離太陽最近的是太陰,其次太昊和太牢距離太陽都差不多,再然後是五行五星,最遠就是鴻蒙大千。
萬年前大戰過後,應龍、鳳凰生死不知,麒麟被抽筋,太昊變成兩半,太牢卻完好無缺。
你父親推測,當年的大戰太昊和太牢都有參與,只不過二者是處於對立面。
太昊相助太乙天尊,太牢卻成了計都神君的幫兇。
所以當計都神君成功取代太乙天尊,太昊被毀,太牢則成為了執掌計都神君所創天規的天兵所在。”
“合情合理,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只有天兵可以學習雷靈根,為什麼風靈根被視為禁忌。”
李梔由衷地敬佩起自己的父親,他在十幾年前做出的假設完美解解釋了這兩個問題,這種猜測很可能就是真相。
但是還不夠,這種真相只能夠解釋計都一族出現後的種種。
玄武想要知道的真相是計都一族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太乙天尊在萬年前究竟遭遇了什麼?當年三隻神獸是死是活?當年背叛自己的到底是誰?
這些,才是玄武想要知道的真相!
甚至玄武還奢想太乙天尊還存活在這世間,奢想自己的父母還存活在這世間!
“我還有一個疑問,既然計都已經將玄武前輩鎖在鴻蒙大千,為什麼幾千年來他們都沒有追殺到此?”張孤桐看了看玄武身上那水缸粗細的鐵鏈。
玄武在鴻蒙大千呆了幾千年,如果計都一族有心趕盡殺絕,應該早就動手了才是。更何況玄武被這鎖鏈鎖住,已經沒有多少反抗能力。
“他們不是不想,而是不能。”龜皇冷笑。“計都一族擁有詭異的真炁,但是鴻蒙大千的真炁與他們自身的真炁相剋。”
其實已經飛昇的修士回到鴻蒙大千都會受到一定製約,只不過尋常修士能保留三到五成成實力,計都一族卻只能保留一成。
況且計都一族將重心放在篡改歷史,侵佔信仰,一時之間也沒抽出身對付玄武。
“我聽劉伴溪說過,三千年前劉民良劉老夫子也曾來過這裡。怪不得他會在《解蔽》碑下藏有秘密。”李梔想起了劉伴溪曾說過的事情。。
癩頭黿笑道。“不錯,三千年前劉老夫子的確來過這裡,也正因為他曾和我兄長詳談,夫子世家的後代對妖族的態度迥異於他人。”
玄武回憶著三千年前那個人類,似乎他在緬懷,也是在感激。
“生於鴻蒙大千,死於鴻蒙大千。他是我見過的人中之傑!遵循生命的規律,就算死去,也不願意飛昇苟活,值得敬佩!”
龜皇也在回憶三千年前的那個人類。“劉民良劉老夫子見到了我和兄長之後,他就開始周遊列國,遍訪鴻蒙大千。十幾年後,他再次來到了我們面前,聲稱他找到了一些線索能夠證明真相,但是由於受到太牢天兵的阻礙,他將線索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