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從小羋飾演的燕子被輿論圍繞的那一刻就為她揪心,眼睛就汪汪的,後來她被淘汰,眼睛就跟崩斷了剎車線一般。
丫丫借了李彧的肩膀靠一會,從袖子往下都被丫丫的眼淚給打溼了。
按理說,這部電影不應該讓丫丫這麼失態的,要不是她本身就水多,要不就是她從某個人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她也是北漂之一,她第一次來到帝都是99年的建國五十週年的閱兵式,那一年她只有16歲。
她真正開始北漂的生涯是2003年,距離今天已經整整六年的時光,那一年她剛滿20歲
16歲的她來到帝都,她心中只有美好的憧憬,她的心中立下了要到帝都發展的種子。
20歲那一年,這一枚種子發芽了,她也如願以償的來到她憧憬了數年的帝都。
當她真正想要融入這座大城市,不僅僅是一名好奇的觀光者的身份,這時候的她才真真切切的體會到生活的苛刻。
一個雙十年華的少女在父親明確的反對聲中,義無反顧的來到帝都開展新的人生。
過得很苦,卻一直苦苦支撐,最窘迫的時候兜裡只有五塊錢。
她沒有抱怨,只是第二天去南瓜節跳舞賺了二百元。
痛並快樂著,或許這就是生活,或許這就是共鳴。
凌晨時分,橫店街頭依舊人聲鼎沸。
一干小店未打烊。奶茶鋪門口排隊依舊。
遠處,影星酒店的外牆燈光高懸在夜空;近前,搖擺車頭的摩托、房車、三輪。
及數不盡牌子的紅色汽車尾燈,此起彼伏,與烏壓壓的人群,一起攢動在街頭巷尾。
有人在街頭撥弄吉他唱歌,有人在給遊客畫人像。
簡直不像在深夜。
即便不在影視園區,橫店依舊處處是戲,每一根路燈杆,都掛著各色電影海報,不重樣。
路牌,仿照上世紀電影裡的式樣,店名也常取自影視劇的素材。
踏出影院的三人賣著六條大長腿向下榻的酒店行去。
李彧在中間被兩位鶯燕環繞著,一人抱著他的一條胳膊,李彧的胳膊是借出去的,不同的是,是被小羋借出去的。
她看好閨蜜丫丫哭的太慘了,就借給她點東西止淚。
“這是誰想出來的結尾?”李彧問道。
“我啊,你覺得怎麼樣?”
嘴上在詢問的小羋臉上寫滿了‘快表揚我,快表揚我’。
此情此景,讓李彧不得不把嘴裡的話給強行嚥下去,明天的他就要離開橫店前往咁肅。
可不敢在最後一夜被人給謀殺成功。
“挺...挺好的。”看著小羋嘴角浮現起好看的笑容,李彧試探的問道:“電影上映後就沒人問過你們劇中設定的捐款情節嗎?”
喜歡華娛之縱橫請大家收藏:()華娛之縱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